2)第三百二十章 进士之祸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跪在地上的王承恩,忽然想起了钟进卫。他脸上露出了一丝深思,对王承恩道:“奉承话就不要说了,朕让大伴掌管东厂,是对大伴的信任。奏章中的这些事情,原本都应该由你们东厂和锦衣卫能侦缉到的。朕不知道,要是钟师傅没来的话,你们是否能帮朕发现这些事情。”

  王承恩的身子一下僵硬在那里,马屁没拍好。他马上把身子伏了下去,请罪道:“奴婢没做好,请陛下责罚。”

  “起来吧,朕只是说说而已,以后一定要认真做事。”崇祯皇帝并没有追究责任的意思,只是想到了这层,提醒下王承恩而已。

  “奴婢一定好好做事。”王承恩再次表态后才站了起来。

  “你去把财物起出来,清点完毕后向朕汇报。”

  待王承恩躬身出殿之后,崇祯皇帝让内侍去把内阁首辅温体仁传了过来。

  这段时间大家都很忙,崇祯皇帝看到温体仁脸色有点疲惫,但精神头很好。他担心温体仁也有一把年纪了,累坏了就不好。因此温体仁一来,他就让内侍给温体仁搬了条凳子,坐着商量事情。

  “阁老,朕决定明日就开始复仇之战。后续的事情也将开展,内阁这边准备得怎么样了?”

  温体仁一听,看着崇祯皇帝问道:“陛下,中兴侯那边有消息传回来了?”

  “是的,朕差点忘了,阁老先看看钟师傅的奏章吧。”崇祯皇帝说完,吩咐内侍把王承恩看完后放回御桌的奏章转给了温体仁。

  温体仁快速浏览完毕,也和王承恩一样,站起来笑着向崇祯皇帝恭喜发财,然后才说正事:“陛下,事先交代的事情都已办妥,只是对于原昌黎县令左应选的提拔尚未有定论。”

  崇祯皇帝听了感到奇怪,出兵草原这等大事,内阁都无多大争议就通过了,怎么对左应选的提拔就遇到了苦难。

  他好奇地问道:“区区小事,为何还未有定论?”

  温体仁的眉头微锁,给崇祯皇帝解释道:“陛下,左应选在之前已因坚守昌黎之功从一个代理知县升为正五品的蓟州兵备道山东按察司佥事,论功行赏已是足够。更有甚着...”

  温体仁说到这里,迟疑了一下,没有一口气说完。

  崇祯皇帝之前觉得对左应选的提拔也是差不多了,可后来经过和其他县府之地的对比,特别是和永平的对比,才觉得还应再提拔他。

  因为永平的投降,导致被建虏屠城,一切都要从废墟上重建,不管是人力,物力等等都是一个难以承受的数目。

  左应选临时接替县令一职,才三天时间,却能把小县城坚守住。其才能是不用说的,如果让他去负责更广大的地区,说不定京畿之地的损失就不会这么惨重了。

  崇祯皇帝见温体仁有点犹豫的样子,就宽慰道:“阁老有话尽管直说。”

  温体仁站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