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七十一章 全面教育_借天改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们的神态转变都看在眼里,不置可否,继续解答下一个问题道:“水泥路收费的考虑,主要是对水泥路的损害程度而言。路人行走,对于水泥路基本无甚影响。但车辆不同,特别是运货的车辆,几倍甚至几十倍于路人的重量,水泥路就是再坚固,天长日久之后总归还是会被压坏。因此才有了对车辆收费,路人免费的收取方式。”

  徐光启的这个解释,台下人倒是理解,关键是这个收费价钱如何,他们都很关心。

  “至于收取车辆价钱几何,朝廷已做过事先估算。以一辆车走以前的泥路所花的费用,对比在水泥路上所花的费用后,收取其中差价的百分之五十作为每辆车的费用。如此一来,商户走水泥路其实还是赚钱的。”

  人人都有本帐,徐光启都说这么清楚了,这些世家商户自然也清楚走水泥路的好处。除了便捷之外,甚至他们更知道一点,车辆比起以往,还能多拉一些货物。而且这水泥路的作用,在雨天将会体现得更是明显。

  徐光启瞧了一眼在给自己的茶杯里添茶倒水的吏员,然后继续说道:“朝廷所收取的费用将会用于三个方面。第一,是维护水泥路所需,由道路衙门掌管。”

  台下的人对这点毫无疑义,纷纷点头。

  “第二,是偿还各位出资人的本金利润。”

  这个也没有疑问,台下的人接连不停地点头。

  “第三,所修之路所在地方办官学所需。”

  当徐光启这第三点一说出口时,底下顿时响起了“什么”、“啊”、“这”之类的不少声音,他们没想到竟然会有这事。

  徐光启瞥了一边的司仪一眼,司仪连忙大声道:“肃静,肃静!”

  毕竟台上的是朝廷的工部尚书,大明最高级别官员之一。因此对于底下这些人来说,官威还是很强,让他们纷纷闭嘴看着台上。

  徐光启略带严肃地道:“当今皇上,乃是不世出的仁主。真正地想把大明百姓都教化为知书达礼之人,懂得温、良、恭、俭、让、忠、孝、仁、义、礼、智,这也是我们天朝和蛮夷的区别所在。不过你们放心,所办官学将只免费给幼齿儿童学基础的知识之用,花不了多少钱。”

  徐光启说到这里时,心中已带了一丝向往,自己写得数学基础教程终于快要用上了。

  这个消息实在太震撼了,又是前所未有过的事情。让那些泥腿子的孩子也能读书识字,这多少让在场的人感觉有点不快,感觉有损读书人这名号。

  但这又是儒家所倡导的目标,一直想实现却又未实现,停留在口头上的一件事。

  他们本身多为商人身份,现在虽然地位不同了,但严格说起来的话,也还没资格去说三道四。

  不过眼下他们关注的是赚钱的事儿,又听徐光启解释说只是基础教育,花不了多少钱,心中就又接受了一点。

  一些心思敏捷的世家商户从徐光启的这段话中,飞快地联想到了朝廷怕是会在全国推行此法。

  因为朝廷这政策显然是要覆盖全国的,而且单独成立了道路衙门,显然也不会只修一条路而已,估计以后修路都会参考这第一条水泥路的模式。

  这么一想,还真有可能实现这一旷世大业。不过那些偏僻的地方,路不好修,修了又没几辆车,这种地方就不好说了。

  他们不知道的是,钟进卫也早提供给朝廷一个解决方法,来解决修路所覆盖不到的地方。就是由国企来作为这个方案的补充,出钱给那些偏僻地方做基础教育。

  不过这基础教育在推行下去的时候,还是出现了连钟进卫都没有估计到的阻力。不过可以理解,因为这阻力来源于钟进卫所在时代已经消亡的地方。(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