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10章 扩军_废太子生存指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番禺一战,让萧彧清醒意识到:想要跟萧祎抗衡,没有足够强大的军事实力,就等同于随时被刀俎的鱼肉,所以扩充兵力迫在眉睫。

  他们到广州后,也推行了一系列政改,包括选拔考试、重新丈量土地、减税、兴修水利、兴办学塾。但很多政策不是还没推行到位,就是效果还没出来,募兵条件不如崖州成熟,但也还是必须要提上日程了。

  地方的人口统计已经结束,广州境内共计人口二十七万七千余户,计人口一百万出头,其中青壮男丁二十余万。

  萧彧计划募兵三万,崖州的募兵效果很好,就是不知道广州的怎样。

  其实除了募兵,还有一批现成的兵可用,那就是俘虏。但俘虏是一把双刃剑,如果不好好利用,就会伤到自己。

  几场战争下来,他们一共俘虏了超过两万的交州兵与安国水师,如何处置这些战俘是个大问题。

  很多官员与将士都认为安国水师惨无人道,全都该被坑杀。

  萧彧想起历史上那些杀俘的将领,几乎没有好下场。人性都有善恶两面,在失去秩序和道德约束之后,人性的恶会被无限放大。

  安国水师能做出这样灭绝人性的行为,跟他们的将领不无关系。最后经过激烈的商讨,斩首示众了一批将领,以示震慑。

  普通的水师俘虏,则被分批送去修路、开矿。在没有机械动力的年代,人力就是最主要的生产力。

  扩军需要大量的兵器,萧彧决定在崖州建造一座兵器厂。

  龙虎山的铁矿储藏丰富,含铁量高,然而存在着一个大问题,就是太过偏僻。兵器厂不可能建在深山中,不仅限制生产规模,也不便于运输,萧彧决定从龙虎山中开出一条车道来。

  山高路陡?那便让这帮水师俘虏去挖,都是身强力壮的青壮,干这个最合适不过。让这些精力充沛的俘虏去干重体力活,消耗他们的体力,也便于控制管理。

  萧彧还决定在南岭挖通一条通往岭北的要道,将来与萧祎决战,总不能全靠船只。待将来一统天下,也便于管控广州与交州。

  要塞易守难攻,不怕萧祎拿来反制自己。去南岭开山修路的自然又是水师俘虏。

  此外,萧彧还决定扩修广交两州之间的通道,以便加强对交州的控制。

  至于原本在崖州挖矿、在广州境内修水利和道路的交州兵,就可以放回交州继续镇守交州了。

  交州既已收复,番禺的政令自然也要推行到交州境内,交州属于边地,地广人稀,居民以蛮族为主,环境与条件跟当初的崖州差不多,非常恶劣。

  边民未开化,不服管教,地方统治又过于粗暴,是以经常引起暴动。

  萧彧决定以怀柔政策为主,减税、兴学是要务,接受了汉文化,南越那些边民才会产生认同感与归属感。

  大大小小的事堆积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