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675章 查我没问题,但要有个度_重返90年代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下,何愁大事不成啊。”周林看着手中,厚厚一沓的资料,笑着噹噹噹的拍了两下桌子秦姗姗笑了笑,虽然觉得周林有一点异想天开。

  但是她并不认为,周林就做不到这一点。

  “港市这么多的电子厂,产品从,简单的收音机、录音机、电子表、计算器等产品制造,一直到微型电脑、个人电脑、多层次线路板、电脑外围设备、高级通讯器材、音响等产品。”

  “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供应链,或者说是工业生态,虽然港市这些地方的原材料,大多从东瀛和台省引进,甚至于如今的东南亚诸国,也在供应港市,才有了港市现在的地位。”

  “可我国的深市,同样有这样的优势,还是我们太缺乏底蕴了。”

  “段平一个人做不了太多,我说一些想法,你记一下。”

  周林揉了揉脑袋,看向秦姗姗。

  秦姗姗微微点点头,准备好纸笔看向周林。

  “关于电子工业生态的建立,我暂时是这么想的。”

  “第一,立足于如今的港市,这一千多家的电子厂,是我们如今能够使用的最快最便捷的一个生产基地,这里不仅有懂技术的工人,还有一些学历高的设计人员,我们未来出口国外的代加工或许可以放在这里。”

  “第二,端脑的第二个实验室,就暂时定在港市,建立以港市电子厂为基础,结合华威和步步高现有技术人才为中心的,电子科技实验室,主攻现有环境之下的个人电子用品。”

  “分为以下三个方向,第一个方向是办公用品,包括: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投影仪、碎纸机、扫描仪考勤机、装订机等。”

  “第二个方向是个人电脑,这个包括,个人电脑的硬件生产和研究,这个现在世界上已经有了,但是这个还是有待发展的;而除了硬件就是系统和软件方面,这才是最大的一块市场。”

  “第三个方向,是立足于如今步步高和华威的通信环境下,研发相应的产品,因为这个通信环境之下,不仅仅是可以做个人通信,还有类似于公司内部通信等等的东西,先列一个条目,后面再慢慢发展。”

  周林说着,秦姗姗手里纸笔不停的记录着。

  “而关于此地的第三个开发方向:那就是将这里,作为我们的人才孵化中心,现在这边建立端脑,然后以端脑和段平以及任总进行联络,对于这里整个的人员进行筛选,然后直接猎头。”

  “第四,监控这里国外投资的大厂的生产方向,关注他们,等于一定程度上,关注国际科技发展的趋势。”

  周林说道这里,便停了下来,手指轻轻捻动。

  “还有吗?”等了老半天,看周林没有什么动静,秦姗姗才开口问了一句。

  “暂时就这些吧,你们先慢慢落实。”

  “好。”秦姗姗点点头,再跟周林两个人讨论了一下整个计划的一些细节,周林不可能把全部的细节给敲定。

  只是提供一些例外的情况下的应变方案。

  而如今的段平甚至于任总,两个人都忙碌的顾不上这边,所以这个端脑的实验室,只能在总公司的关注之下建立了。

  这么大的工程需要专门的人来进行督导,而且还得是专业的人员。

  这就是秦姗姗接下来的工作了,她要做的首先就是选人的问题。

  虽然筹备组现在由马老师担任负责人,可马老师得先搞定了农业实验室那边才可以。

  周林揉了揉脑袋,其实可以将史蒂夫邀请为端脑的成员,不管以后如何,到时候的乔不斯,肯定会对周林这边起到足够的作用。

  甚至于整个高通的技术骨干,未来都可以变成这个端脑实验室的成员。

  你想一下,让这些人坐在一块儿,那可真是不敢想了……“老板,那个沈南星,你不叮嘱几句?”秦姗姗无奈的看了周林一眼。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