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章 以后的事以后再说_帝国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杯牛奶,一根香肠,一个煎蛋,外加一个面包,约阿希姆王子殿下心情舒畅的享用着自己的早餐。

  一转眼,小家伙5岁了。虽然在他3岁那年,普鲁士王国变成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成为欧陆的新兴崛起强国,不过很显然,这种“军国大事”和这个大而化之的小屁孩没有任何关系。

  随着年龄的一天天增长,约亨对于自己的新身份也越来越适应了。虽然现在的整个身份按照历史来说只有11年的阳寿,但是白喉病这种空气传播的疾病在弄死了自己的同时没弄死自己那两个整天板着脸的哥哥,也没弄死自己的那两个妹妹。哦,上帝原谅我,我不应该这么心理阴暗的,索菲和玛格丽特这么可爱,上帝保佑她们,阿门。咦,我是不是漏掉了什么?嗯,应该不太重要,不去想了。

  好吧,我的意思是,既然别人没有被传染上,那么我自己小心点也应该没有问题。而就算命运的车轮碾过了我这个妄图螳臂当车的小家伙,生死有命富贵在天,那也没什么好说的。

  而很显然,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王子,生死不去说,富贵很显然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而自己就算躲过了11岁的那道坎,未来又能做些什么?一战德国的战败,很显然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当然世人普遍认为是威廉二世妄图挑战英国的海权挑起了战争最终导致德国坠入深渊的这种结论自然被约亨嗤之以鼻。这种胜利者给失败者扣屎盆子的行为很显然是颠倒是非的强盗逻辑。

  在19世纪末的帝国主义经济体系最核心的表现就是排他性垄断贸易和畸形化地域性产业分工,而德国的崛起太晚了,当国内市场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而威廉二世和俾斯麦的矛盾根源并不是德皇想要建立一支海军违反了俾斯麦不想刺激英国的外交政策,而是帝国经济发展需要海外市场的需求和遏制帝国经济发展的本土策略的根本性对立。

  1881年,俾斯麦就曾干脆利落的告诉那些不安分的人:“只要我当一天宰相,德国就不会有殖民地政策。”。当然俾斯麦也不是无理取闹,根据俾斯麦主政时期的数据,德国出口总额中销往殖民地的只有%,而进口总额中来自殖民地的也只有%,那么面对在英法已经瓜分了世界上最好的殖民地的时候,德国人对着这些平时倒贴钱,战时守不住的鸡肋,还不如弃掉以为帝国减少些麻烦,尤其在为了维护殖民地需要花钱建立一支强大海军会刺激到英国人的时候。

  俾斯麦看不到的是到了1914年,德国队殖民地的津贴已经下降到了%,而东非和喀麦隆这样较早开发的殖民地分别下降到了%和%,同年德国殖民地总津贴不过2930万马克,还不到当时一艘现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