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章 本茨、迈巴赫和戴姆勒_帝国海权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威逼利诱压住了那帮容克地主们,约亨的关注重心重新回到工业上来,而其中的重中之重,是动力。虽然很难接受,但是无论一战还是二战,德国人在动力系统上就从来没有成为世界领先,航空发动机领域德国人一直被英国人的罗尔斯-罗伊斯公司(就是劳斯莱斯,简称罗罗)压着一头,而舰船动力系统领域后来居上的美国人的巴布科克-威尔科克斯公司(BW,简称巴威)则更是能拿出各种吓死人的怪物般的超强动力组。就连德国人引以为傲的地面载具动力领域也没有能像苏联人莫洛佐夫拿出的V2柴油发动机那样的影响深远的型号,二战后痛定思痛的德国人倒是有MTU动力组这样的完美设计,但是德国军事力量此时已经是渣渣一个了,进入21世纪的联邦德国陆军表现比面条国还差有木有?!

  四冲程汽油机和柴油机都是德国人的发明,但是却都没有因此而领先世界,这简直不能忍啊。舰船动力和航空动力约亨是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虽然知道那么几个名词一点概念,但是也就是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程度。但是对于地面载具的动力系统,约亨还是稍微有了解过一些的,所以自然是优先关注的重点。

  戈特利布·威廉·戴姆勒和威廉·迈巴赫这两位好友在1883年推出了戴勒姆卧式发动机,1884年推出了性能更好的立式发动机,1885年4月3日取得了德国专利,1885年他将此发动机安装于木制双轮车上,并让儿子保罗驾驶。这辆取名为“骑式双轮车”的汽车获得德国专利,这实际上应该是世界上第一辆摩托车。1886年戴姆勒把这种发动机安装在他为妻子43岁生日而购买的马车上,创造了第一辆戴姆勒汽车,并由迈巴赫成功地完成了试车。而两人联手创立的品牌梅赛德斯,未来则会成为德国航空发动机的龙头,而迈巴赫因为公司内部利益争斗而失去了自己首席设计师的身份后,离开自己和好友一手创办的DMG公司后,创立的迈巴赫公司未来则是德国坦克动力的来源。

  与创业顺利的戴勒姆和迈巴赫不同,另一位“汽车之父”虽然未来也功成名就,不过此时的光景就显得有些艰难。卡尔·弗里特立奇·本茨1872年与奥格斯特·里特合作组建了奔驰铁器铸造公司和机械工厂(注1),专门生产建筑材料。由于当时建筑业不景气,工厂经营困难,面临倒闭危险,万般无奈之际,他决定制造发动机获取高额利润以摆脱困境。经过一年的设计与试制,于1879年12月31日制造出第一台单缸煤气发动机。但这台发动机并没有改变奔驰公司的经济窘境,破产的威胁依然存在。不愿服输的本茨没有放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