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8章 西方的商路_陛下何故造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项阳现在已经有途径连接西域,这给了项阳某种启发。

  他记得,中原之地的玻璃似乎就是从西域传来的。

  但是,玻璃并非西域的原产之物,这东西即使在西域商人那里,也意味着极高的利润。

  而且,玻璃的烧制配方并不麻烦,只是受到工艺影响,对于质量的影响比较大。

  但,哪怕是因为工艺问题杂质较多,同样会产生各种神妙的图案与色彩,也能作为高价值商品出售。

  再者,玻璃这东西说白点儿就是烧沙子,它不会受到地域和气象的问题影响,在任何地方都能设立制作工坊!

  也就是说,只要原料管够,人口不缺,那他们就能无限地设置玻璃工坊。

  当然了,这种高利润的东西,产出越多,利润也会越低,不过短时间内,项阳.根本不需要担心市场能否消化的问题。

  项阳立即根据他记忆中玻璃的粗制配方型开始试验。

  就如项阳预料到的,玻璃的试制最终成功,只不过因为工艺并不稳定,所以还有很多的“副产品”,好在这些副产品色泽晶莹,同样可以卖出极高的价值。

  更进一步的工艺改进,即使是项阳也没有办法,只能依靠着工匠们慢慢摸索,这是个长期的过程。

  既然玻璃烧制工坊已经搞起来了,那陶瓷也别客气了,一起搞起来,这样多种产品共同开花,不但可以活跃商路,甚至有机会让关中之地成为手工业发展最好的地区。

  中原王朝对于陶瓷本来就有极好的基础,虽然关中之土比起蜀中和江东某些地方的土质有差距,不是最有利于烧制瓷器的地方,但是这东西跟玻璃一样,只要工艺过关了,怎么都能生产。

  即使因为土质的原因,质量达不到最顶级,但对于西域的商队,都是最值得交易的目标,只是无法交易到荆州等内地。

  那些地方现在能烧制的陶器与瓷器并不会输给关中。

  因为项阳对于技术的重视,特别是突围的时候,有意识地带走了长安之中,大凉王朝最顶级的工匠们,所以现在成立了一个当世最强的工匠队伍。

  虽然因为技术的差距,他们很难实现项阳头脑中所有的神奇想法,不过在这个时代,他们已经足够出色了。

  这段时间,易安和易秋娴除了要防备岳虎军再次来犯,还挖掘了许多不错的人才。

  他们并不是奇谋之士,但却精通于庶务,有着不错的政务处理经验。

  这些人才正是现在的大凉王朝急需的。

  许多的文臣随着大军自长安突围,但是他们对于地方的处理经验是有些欠缺的。

  项阳将刚刚提拔起来的文臣与现有的乾臣们结合起来,同时发挥他们的经验优势以及对关中之地的了解,很快就能上手,顺利地处理政务。

  项阳为了更好地发展关中,让饱经战乱的百姓们得到了更好的生活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