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六十四章 一剑霜寒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感,其家眷都在汴州,虽然张归厚被朱温打压,但张归霸一直受朱温重用,张家在汴州荣华富贵,张归厚不可能投奔唐廷。

  埋葬阵亡梁军的行为,令投降梁军纷纷安心下来。

  有跋队斩的军令在,他们也不可能再回到梁军之中。

  至于唐军尸体,则一一统计姓名籍贯,征集灵州大车,运回长安安葬。

  韩遵难得的大方了一把,也可能是因为儿子韩逊的关系,送了一千战马,以及五百石供马食用的豆料。

  北风呼啸,天气越来越冷。

  后世有小被窝,暖气空调,这年头什么都没有,也不知道百姓是怎么熬过冬天的。

  去年冬天的时候,李晔窝在长安,还不怎么觉得冷,来到这广袤的西北,才知道什么是寒风彻骨。

  唐军士卒们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在寒风着也是挺直了胸膛。

  大军没有走延州,而是从庆州走。

  邠宁目前算是李晔治下最残破的,大部分都是王行瑜的功劳。

  李晔没有直接回长安,而是命朝中官员,以及皇后,全部到香积寺,祭拜阵亡将士。

  有籍贯的回家乡安葬,朝廷拨发安葬费,没有籍贯的安葬在忠魂碑旁边。

  让贯休做了法事,超度英灵。

  周围的乡民都赶来敢看,甚至长安的百姓也赶来。

  李晔和皇后亲自跪拜。

  从潼关之战到渡河大战,再到围堵梁军,阵亡将士的名字都被军功曹记录,只不过在惨烈的渡河大战中,很多将士尸骨无存。

  梁军俘虏也被要求跪拜,黑压压的,漫山遍野都是低伏的人头。

  百姓自发的跟着跪拜。

  如果连保家卫国的将士都得不到尊重,将士又怎么会尊重国家?

  祭奠刚刚完成,关中的第一场雪也到了,各军依次回长安开远、通化大营。

  俘虏们被安置长安城外的营寨里严加看管。

  虽然牛存节还堵在潼关城外,但随着朱温主力的东撤,潼关的战事渐渐休弥。

  李晔难得的有闲暇游览香积寺雪景。

  天地间一片白茫茫,鹅毛大雪随风翻卷,渐渐淹没远方的山岚,以及近处的松顶,露出一丝青翠。

  大雪虽寒,但有了这场大雪,明年或许又是一个丰年。

  想到此处,李晔也就不觉得寒冷了。

  回到这时代,不仅民以食为天,他这个皇帝也以食为天,没有粮食,别说什么重振大唐,能保着命就不容易了。

  “松品落落,雪格索索。眼有三角,头峭五岳。若不居岳,此处难著。”贯休对着雪景自言自语。

  “和尚是在作诗?”虽说李晔是个学渣,但还是背了几首唐诗宋词,原因就是中学班主任,是个复古派的大龄文艺女青年,背不会,打板子伺候。

  “即兴之作,难登大雅之堂。”说话谦虚,脸上的神情可不谦虚。

  李晔不是什么附庸风雅的人,但看别人出丑是他的一大乐事,“朕横扫关中,喜听豪放之句。”

  贯休笑道:“这有何难?”

  在长亭上走了几步,旋即对着风雪吟咏:“贵逼人来不自由,龙骧凤翥势难收。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鼓角揭天嘉气冷,风涛动地海山秋。他年名上凌云阁,岂羡当时万户侯?”

  一诗既出,四周寂静无声,只有风雪呼啸。

  李晔虽然是个学渣,基本的欣赏能力还是有的。

  这首诗霸气外露,气势不凡,水准直接可以跟诗仙诗圣媲美了。

  一剑霜寒十四州,李晔从长安拔剑,一路收复同、华、邠、庆、宁、陇、凤翔、凤、兴、洋、坊、鄜、丹、延,正好十四州!

  李晔呆了片刻,这唐末到处是大牛啊。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