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二十三章 英雄迟暮_苟出一个盛唐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入十二月,大雪席卷南北。

  李晔就是想打也打不起来了,能为杨行密做的只有这些了。

  剩下的就只能看他自己的造化。

  寒风纵横万里,顺东南而下。

  当安仁义的人头捧在杨行密面前的时候,杨行密长长叹了一口气,脸上一阵苍白,身体微微摇晃了一下。

  叛军核心旧部三千蔡兵,被斩于琅琊山下。

  “传令宣州,淮南节度使移镇扬州,令世子迁城中富户北上!以刘威为宣州刺史。”杨行密向北面眺望,眼神中的忧虑并未消退。

  安仁义倒也罢了,蔡将出身,在江淮并不得人心,兵败是注定。

  然而有些人就不一样了。

  田頵给了杨行密心头沉重一击,一股英雄迟暮,群狼环伺的悲凉在心间汹涌。

  比他更迟暮的还有袁袭,此时连行走都不能,重病缠身,以软轿抬之,说话的都是出气多进气少,“扬……州为江淮……之腹心,大王不可……使其久居外姓之手!”

  淮南的治所一直在扬州,只不过当年孙儒五十万大军南下,扬州废弛,无力守御,在袁袭的建议下,放弃扬州南下夺取宣州。

  杨行密点头道:“徐温守御有功,升为镇海军节度使,润州刺史,领其旧部收复润州!”

  周本愣了一下,徐温旧部不过三千多人,而钱镠大将杜建徽在润州有一万大军。

  在触及杨行密冰冷的目光之后,周本到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十二月初四,杨行密入扬州。

  而徐温正收拢部众,城中百姓沿路跪伏,哭嚎震天,反而迎接杨行密的百姓并没有多少。

  徐温在扬州六年,整肃冤狱,收拢百姓,厘定税赋,奖励农桑,让死城一般的扬州,迅速重回昔日的荣光,而他自奉节俭,从不轻易耗用资财,深得江北士民之心。

  “臣此行必复润州,大王可静候佳音。”徐温一脸恭顺,没有任何不满之色。

  “昔日淮上英豪,无出敦美之右!”杨行密的赞美中掩藏着一丝寒意。

  周围黑云长剑都皆手按刀柄,虎视眈眈。

  而徐温身边只有严可求一人。

  严可求一介书生,何曾见过如此场面,额头冷汗直冒,双膝颤抖,“噗通”一声,情不自禁的跪在地上。

  徐温却像没感受到杀机一样,从容自若笑道:“王者既出,必有英豪相佐,我等不过附骥攀鸿而已,大王才是江淮真正的英豪,天下的英雄。”

  此言不卑不亢,有礼有节,令杨行密心底的一丝杀机荡然无存。

  只有袁袭闭上了眼睛。

  是夜,杨行密最亲密的战友,最得力的谋士病逝,杨行密心头再遭一击,下令全城缟素。

  杨行密能在群雄并起的江淮脱颖而出,皆是袁袭谋划之功,当初杨行密还是小小的庐州刺史,高骈为部将毕师铎所攻,袁袭力劝杨行密起兵攻打毕师铎,以三千兵力迎战数万大军,先败后胜,下扬州,灭毕师铎。

  败安仁义移镇扬州之谋也是出于袁袭。

  移镇扬州之后,整个淮南军心大振。

  扬州在江北,能够更快支援寿州和霍邱战场。

  同时也表明了杨行密的立场,不仅不后退,还勇往直前。

  杨行密招募江淮青壮,组建牙内左右军,选派黑云长剑都精锐为骨干,以世子杨渥为牙衙都指挥使,任周本为左牙指挥使,张训为右牙指挥使。

  北方的寒流滚滚而下,江淮的第一场大雪才姗姗来迟。

  天寒地冻,史河两岸二十多万大军,终于陷入难得的平静之中。

  只有江淮水军的战船在河中凿冰。

  北面寿州也迎来短暂的和平。

  偶尔有斥候像孤狼一样掠过战场。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