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8章 两处心思_我祖父是朱元璋张浩朱允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看着自己脚尖,轻声道,“姑娘,奴婢知道你心里难受。可是该用药还是要用,这是上面的意思。若是姑娘不用.........换个冷面人来......”

  “多谢公公包容指点,妙云感激不尽!”

  说完,妙云一步一步走到那碗汤药前,心里挣扎几下,一咬牙,端着药直接灌入嘴里。

  浓浓的苦味充斥口腔,差点让妙云呕了出来。可是嘴里苦,心里更苦。汤药一滴不剩全进了肚儿,脸上挂满了泪痕。

  “姑娘别哭了!”朴无用又低声道,“外人看见,不好!”

  “多谢!”妙云感激的点头,福礼之后转身去了自己房间。

  (妙云是个很有戏份的人物,但不会有宫斗那些乱七八糟的)

  此时朱允熥已经穿戴完毕,先是带着随从宫人,还有朱允炆一行,去奉天殿叩拜老爷子。随后,一行人浩浩荡荡的出宫。

  皇城外,穿着红色吉服的常家兄弟,还有礼部等官员已经等待多时。教坊司乐手奏乐,鸣鞭校尉鸣鞭之后。朱允炆的迎亲队伍,开始启程。

  朱允炆一身吉庆的亲王礼服,骑在温顺的战马上,缓缓前行的同时,回望宫城。他的双眼微微有些红肿,神色之中带着些憔悴。

  而朝阳门下,被无数人簇拥着的朱允熥,却是意气风发谈笑风生。

  昨夜他跪在老爷子膝前嚎啕大哭,宣泄着心里的苦闷。而老爷子,犹如他降生之时那般,抚摸着他的头顶,只简单的说了几句话。

  “往后,好好过日子,好好读书,多生孩子!”

  洪武二十六年正月十一,淮王朱允炆大婚。虽然心里厌弃吕氏,但是老爷子并未亏待这个庶长孙,该有的礼仪还有赏赐一样不少。

  可是群臣心里都明白,这不过是个开胃菜。大明更为重要的是,即将到来的太孙大婚。

  正月十六,淮王朱允炆出京就藩之日。紫禁城奉天殿大朝会之上,皇太孙大婚正式从礼制上,开始实行。

  尽管早就已经下了圣旨,但没有昭告太庙,没有再举行各种仪式礼节,还算不得正式。

  大殿之上,老爷子坐于龙椅之上,朱允熥坐在盘龙圆凳上,稍微矮老爷一头。

  礼部尚书李原名出列,奏道,“婚姻正始之道,风化之原,自古圣帝明王莫不以此为重。比者,皇上以皇太孙年既长成,命臣等会翰林院查议婚礼。臣等仰知皇上之心与古帝王之心同一揆也。”

  老爷子先是微笑的看了朱允熥一眼,随后朗声开口道,“兹,选京师六品兵马指挥官赵思礼之女赵宁儿,为皇太孙正妃,行纳彩问名,纳征册封之礼。着,礼部,鸿胪寺,光禄寺,三部办理。令,皇太孙母族之舅,常升常森为正使,办理皇太孙大婚事宜。”

  皇太孙朱允熥起身,大礼叩拜,“孙儿,叩谢皇爷爷天恩!”

  老爷子缓缓点头,面带微笑,又道,“传旨,秦晋二王为太孙之亲叔,入京师为太孙大婚贺喜!”

  “怎么只让这两位藩王来?”

  朱允熥心中疑问,若是要来,该所有藩王都入京。真的只是因为这二位才是自己的亲叔叔吗?还是老爷子担心,他那些骄傲的儿子们,万一进京之后碍了自己的眼?

  应天府,水路码头,官军戒严。

  刚刚成亲没几日的朱允炆,带着新婚妻子缓缓登船。

  “哥!”

  岸边,他两个同母兄弟泣不成声,若不是宫人拉扯着,只怕当场就会扑过来,和亲哥哥抱在一起。

  龙舟船头,朱允炆狠心摆手,“回去吧!好好读书,听话!多给我写信!”

  “哥!”

  两位幼弟不过是总角年纪,视兄长为天,此刻分离心里刀割。

  “回去吧!”朱允炆又大声道,“在宫里不要调皮,好好读书!”

  龙舟开动,顺着江水缓缓向前。

  岸上两位年幼的皇孙忽然挣脱宫人,在岸边跟着龙舟一路飞奔。

  “哥!”

  “哥!”

  朱允炆潸然泪下,别过头去。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