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2章 削藩_门阀之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宣阳坊临近东市,内住的皆是官显之家,人烟阜盛,街市繁华。正对东市西街处,有一府门,正门匾上书六个大字“敕造靖国公府”。靖国公府正门紧闭,南北角门亦不开,只留十二名带甲侍卫守护正门。

  陆家自建邺出发后,一行人走了一年才到了长安,那时候正是开春,府邸尚未完工,一家子先在建章宫的一处小院里挤着。直到夏天,一家人才搬到府里住,到了现在腊月初一,陆家拢共住了小半年。

  初一朔朝,京中公侯皆于次日入宫行朝谒之礼,皇帝遣内臣降香,官吏入庙焚香叩拜,历朝遵行。自然,初一也是议事之日,而今日的议事,似乎也进行的格外长。时至风卷宫檐,晚惊急雪,大朝百官方才尽数散去。

  靖国公的车驾自朱雀门出了宫城,一路也不肯停,直至府邸大门。靖国公陆振如今已年近五十,身子虽不如年轻时硬朗,但毕竟有以前军旅中打下的老底子在。然而今日下车的时候却两腿一软,直接在府前的台阶上跌了一跤。而这一画面在某些人眼中经过一番去芜存菁,再曲意述与他人,最终传入上御时已成如下:靖国公受惊过度,已然病倒不能起身了。

  然而陆振一刻也不肯歇,由仆从扶过穿廊之后,直接去了正室。“让昭儿来书房议事。”陆振一边接过妻子顾氏递来的汗巾,一边煞白着脸道。

  顾氏对朝堂之事已有所听闻,镇定地奉上茶盏,柔声安抚道:“早上才得了信,现下已经在书房候着了。”

  今日议政朝会之时,御史大夫薛琬提出《削藩策》,魏帝不过平白问陆振一句“较西汉晁错之《削藩策》,陆公意为孰更胜一筹”,陆振硬是惧得脸色煞白,只言“不知”,好在魏帝并不计较,只一笑作罢。陆冲身为散骑常侍,列身内朝,听得一清二楚,只是苦于任职顾问之职,不得随意离宫,因此早早地托人送了信到家中。

  此时,陆昭已经跪坐在书房等候。烛光透过湘妃竹帘将她的身影照得如暮山云华般明灭,其长发光亮如绸,以一支茉莉和田玉簪挽起,身着天水碧的广袖深衣,手中握着的,正是庶兄陆冲遣人送来的书信。

  父亲回来的很是匆忙,陆昭也是才知道消息。趁着父亲还没来,陆昭又将信中所述反复思忖了几遍。

  晁错的《削藩策》主要针对的是当时的吴王刘濞,之后刘濞造反,亦是应了当年汉高祖那句“汉后五十年东南有乱,岂若邪?”也巧,自己的父亲也曾是吴王。如今魏帝独向父亲问此事,自是敲山震虎,无异于当年汉高祖之举。

  父亲的举措无疑是得当的,也是高明的。与其给魏帝一个无可挑剔的答复,倒不如今日帝威之下的惶恐惊惧来的让魏帝安心。陆昭将书信小心翼翼地折起,余光看见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