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8.做做选择题_科举之男装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原来窦尚书的时候,大家觉得户部忒不通情理,像元正祭祀完放在外面冻了三天的祭肉,死眉塌眼,又冷又硬。不过,大家抱怨一下,偶尔下个黑手,告个刁状,倒也不担心对方打回来。

  如今程尚书接掌,户部一下子由冻肉变成了炸年糕圆子,看着香甜,若是不注意,却保不齐会烫了嘴,而且吃多了心口疼。

  就拿工部与户部之间的扯皮来说,户部新制了若干表格,事项、类别、数目、时间等都列得清清楚楚,上面又有经手人和两部长官的签字,每月都汇总了来与工部复核,复核结果作为报表之一,送交皇帝及政事堂。

  张尚书一口老血卡在喉咙,户部不但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还顺便“帮”自己汇报了进度。吃了暗亏的张尚书只好泡去工程上,万不能让皇帝觉得花费与进度不相称。

  户部又有一种所谓“统计表”,有各部的,有总体的,有不同时间段的,外行人看这些数,只觉得繁冗头大,但户部的人却能说出些道道儿。

  就比如上次仗下议事,兵部方尚书言军屯所得粮草有限,请求停边塞军屯,戍边物资皆从户部调拨。程平竟让人取来整理的本朝前期军屯统计表,一项一项地分析军屯的合理性和娄师德等名将屯田的成功之处。

  与别的普通户部官员不同,程尚书不只擅长分析,还很擅长“畅想”:军屯兴起后,“饷军廪师,处勤余裕”“军城戍逻,万里相望”“不烦和籴之费,无复转输之艰,军队足食,则圣人无后顾之忧”①,给皇帝和方尚书画得一手好大饼!

  方尚书还能说什么?只好对皇帝表决心,不但现有军屯不撤销,还要在更多地方试行。

  众臣都是经过户部几位尚书的,对比陆相那隐隐的“威”,窦尚书直眉瞪眼的“严”,现今程尚书的“滑”,不由得感慨,还是老徐尚书最厚道啊,当时怎么就觉得这老货招人烦呢?

  看看那边宝相庄严的前户部尚书陆相,想想去了的窦峻,再看看总是微翘嘴角、眯着月牙眼的程平,众臣都有点一言难尽。

  程平新官上任的三把火不但颇得皇帝的称赞,邓相也很是欣赏,其寿宴上甚至当众慨叹,“见悦安,如见当年公隐。”

  “公隐”是主持“元和改革”的吏部尚书李义山的字。李尚书比邓相稍微年轻几岁,是邓党中的二号人物,先帝曾赞他“通敏廉勤”,可惜天不假年,死在任上。

  邓相与李尚书本是同年,政治主张相似,品味爱好相合,朝堂共事、歌诗唱和、惺惺相惜,是顶要好的朋友,被合称“邓李”。邓党诸人实在没想到邓相竟会拿后生小子程平与李公做比……

  程平自然连忙谦虚地表示“惶恐”。

  坐在邓相另一侧的礼部尚书谢亭看一眼出尽风头的程平,微笑着端起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