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相煎何太急_科举之男装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何曾见过这阵仗,只会说“你们别打了!”后来干脆哭起来。

  阿圆倒想上手帮忙,看邱三娘只是哭,想了想,到底没上手,也拽出帕子抹眼睛。

  邱氏被赵氏踩住了裙子角,倒在榻上,赵氏得理不饶人,上去一通狠揍。

  “去叫你姑父啊!”邱氏朝邱三娘喊。

  这里动静这么大,院子短墙外站了好些看热闹的,又有顽童攀上墙头儿。

  程平一听到闹起来便想过去,走了两步,又停了下来,此时见邱三娘跑了出去,又看外面聚了这么多看热闹的人,忖度着工夫方走出来。

  众人见程平疾走过来,袍袖翻飞、面沉似水,便有厚道老成的也进来劝架。

  人多了,邱氏和赵氏自然罢了手。

  见程平进来,“六郎”“阿平”邱氏与赵氏一起甩开了哭腔儿。

  程平静静地看着这两个女人,邱氏、赵氏突然觉得有点哭不出来。

  “伯母婶母且净净面吧。”程平淡淡地说。

  邱氏最懂眼色,直接去洗脸了,赵氏还待说什么,被程平这么看着,咕哝着也去洗脸。

  姜氏与程平对视一眼,程平对她点下头,姜氏跟上赵氏,半为“伺候”,半是防着俩人再打起来。

  程大伯来得很快,看看邱氏,再看看赵氏,怒骂道:“两个蠢妇!”

  程平满面苍凉,“伯父,伯母和婶母所为何来,我们都知道,“又看看周围,”众位芳邻也都知道。阿平不懂,‘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也?”

  乡邻们也有读过几年书的,曹植七步成诗的故事自然知道,再对照程家家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再交头接耳一番,不懂典故的也都知道了。众人再看程大伯便有点谴责的意思。

  程大伯的脸一阵红一阵白,“妇人家头发长,见识短,你莫要与他们计较。”

  程平肃穆着脸道:“是。”

  看程平那副样子,程大伯清清嗓子,“你那日说,‘无功无名,何以家为。’这话说得有志气,年纪轻轻,就是要好好读书,博个功名,报效圣人,报效朝廷。”

  程平对大伯的说话套路熟悉得紧,当下神色不变地应道:“是。”

  果然——“只是男女婚姻,人之大伦也!岂有因读书而置婚姻于不顾的?”程大伯停顿一下,“好在你年纪还不甚大,等一二年也使得。届时,必给我儿寻一个佳妇。”程大伯和蔼地拍拍程平的肩膀。

  好赖获得了缓刑,程平眉眼稍微柔和了一些,恭敬地回答:“是。”

  伯侄再次达成共识。

  程大伯看着侄子平静的脸,突然意识到,他已经是个成年士人了,再不是可以随意敷衍的小孩子。这种感觉在前些天他去考县试的时候还很弱,这会儿却强烈起来。

  再看一眼邱氏赵氏,程大伯负手走了。两个蠢货!这哪里是结亲,分明是结仇。事缓则圆都不懂,还妄图凭着婚姻拿捏六郎。回去就要告诫邱氏,六郎的事,我自有主张。

  众人看事情解决了,没热闹看了,也就散了。

  却不想外面来了骑马的差役,“捷报!程平程郎君是在这里住吗?”

  得,这回更热闹了。

  县试考明经的一共录取了十人,程平名次很不错,竟然得了个第二名;另录取了五名考进士科的。

  打前些天,姜氏就本着讨吉利的心理准备好了捷报荷包,这会子果然用上了。

  差役捏一捏荷包,脸上的笑容更胜了,对大家的问题耐心得很,话也说得客气好听。

  “程郎君第二名,果真年少有为。第一名是东边刘家庄的刘郎君,长程郎君不少岁数呢。”

  程平想起县试时认识的一个朋友,便打听:“不知这回通过明经试的有没有一个叫周通的?”

  “周郎君真真幸运,第十名。”

  程平笑了,通过就好。周通这人很是热心肠,好人该当有好报。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