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6.去拜访名士_科举之男装大佬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方官,盐务官另有系统,不归她管,但想来一项新政推行起来,不是件容易的事。

  又一月,以云氏命名的两条支流“云公河”已经疏浚完毕,务虚的东西也要开始准备了,比如刻在功德碑正面的修河碑文。程平计划请名士薛初执笔。

  这位薛公寒族出身,早年曾中过进士,也是卡在了吏部铨选上,按照惯例,去了地方,在一位王刺史手下做幕僚。当时恰赶上藩镇叛乱,这位王刺史也是个性子刚硬的,举全城百姓对抗藩镇,檄书就是薛初写的。

  当时城破,王刺史身殉城池,薛初也受了重伤,被人从死人堆里挖出来时也只有一口气了。

  先帝读到这篇《抗叛贼陈修檄》时很是赞叹,本拟招他入朝为官,奈何薛初双腿已残。

  对这么一位有才有德的,程平态度很是郑重。当天没穿官服,而是穿士子袍,买了笔墨纸砚四色礼物,带着王大上门拜访。

  开门的是个青衣小童,“郎君有什么事?”

  程平把名刺递给他,笑道:“还烦请小郎君通报贵主人。”

  小童接过名刺,看看程平:“郎君稍后。”然后关上门,去通传。

  程平静静地在门外等着。

  不多时,小童又“吱嘎”打开门:“我家阿郎请郎君进来。”

  程平对他点点头:“多谢。”

  院子不大,墙角一树老梅,地砖上些许青苔,清幽得很。

  小童把程平带到外书房。程平见榻上老翁的身影,先行礼,称“先生”,自称“平”。

  薛初看着这位小县令,微笑道:“明府如此多礼,某心里实在难安。”

  程平全当听不出潜台词,一脸正直地道:“平晚生后学,来见先生,岂敢不恭敬。”

  “让某猜猜明府所为何来。”

  程平微笑。

  “敢是要借老朽之手,写修河诗文或修县志?”

  人家是明眼人,自己就别藏着掖着了,程平再行一礼:“是。本县才高德昭者无过先生,这个水利工程还求先生为其作志正名。”说得很简略,一句多余的说服之词都没有。事情都是明摆着的,就是借人家的名气一用,对着这样的明白人,不管是吹嘘对方或者对这点政绩做自我标榜都没什么意义。

  薛初没想到面前的年轻人如此干脆,看着程平片刻,突然笑了:“明府趣人也!老朽答应了。”

  程平深施一礼:“多谢先生。”

  “我信程明府是个做实事的人。”老人已经略显浑浊的眼睛盯着程平道。

  “平不敢辜负先生和万千百姓的信任。”程平郑重地说。

  出了薛公的门,程平一后背的汗,对着个老成精的说话,压力好大。

  薛初想想刚才明显还稚嫩的小县令,不由得笑了,年轻真好啊,思绪又飘回多年以前。

  见云朗就轻松多了。

  程平拿着请薛初写的“云公河”三字——这是写碑文另外的“添头儿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