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我的直播通清朝 第38节_我的直播通清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物最大的特点就是高产,而且也容易种植,同样的土地生产的粮食多了,自然能够养活的人就多了。在一些县志中就有记载,因为人口多了水稻小麦不够吃,也是就在一些不适合种水稻小麦的高山低谷旱地中种植玉米,土豆这些高产作物。虽然可能口感上不及我们自己吃惯了的大米小麦,但是底层百姓求得也不过是一个饱腹和活着。养活自己和养活家里的孩子。】

  【在这里还要说一句的是,玉米,红薯,土豆都是在明朝的时候传入中国的,只是当时这些东西都是皇家贡品。并没有流入民间,直到明朝灭亡,专门为皇家服务的‘菜户’成为农户,这些东西才开始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

  【这真的是给他人做嫁衣,不过也是自己做的孽。】

  朱棣:……

  【不过这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看看汉朝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带回来的种植也基本上都是皇家御用,根本没有想过向民间传播,这就是封建社会的常态,阶级的壁垒犹如天堑。】

  【这就是清朝中后期人口暴增的原因,高产的作物开始分布各地。】

  【至于现在,我们国家的人口达到15亿,农作物的产量增长自然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举个例子,如今我国的水稻每亩的平均产量大概是900到950斤左右。这是一个平均数字,我国地员辽阔,各地的产量差距也是有的。小麦每亩的产量差距比较大,有些地方是八九百斤,有的地方亩产能够达到1700斤。】

  “什么,后世的水稻竟然能够亩产900斤,这是真的吗,这是怎么种的,能够教我们吗?”

  “小,小麦能够亩产1700斤?我没有听错吧。”

  “这是怎么做到的,这是怎么做到的。”

  “我们可以学吗,不用900斤,只要有500斤,我做梦都能笑醒了。”

  “什么500斤,只要有400斤,让我去死都可以,我的小孙孙,要是家里能够有多一口饭,我的小孙儿又怎么会早夭。”

  “我们可以让这仙子教我们吗?”

  “……”

  粮食对于底层的百姓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事情,事关他们的性命,比他们的性命还重要。以往他们还可以看稀奇,现在说到粮食就忍不住激动起来。

  当然激动的不止是他们,地主,官僚,统治者们都很激动,这和他们的切身利益相关,

  星慕看向屏幕中的各种问题,基本上都是求种植办法,甚至是良种的。星慕却是没有回答,一来她不懂种田,需要花时间查资料,现在也不方便。二来就算她愿意卖良种,怎么样才能让普通百姓受益呢。她是挂卖呢,还是抽奖呢。挂卖普通百姓抢不过有钱人,抽奖更是几率不公平。要是能够指定买卖就好了,全部都给雍正和朱棣送过去,这两位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