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五章 制定周礼_武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国的礼制就很好,大王的举措虽然没错,可起到的效果却很小,就是因为没有推行周国的礼制。”

  “在大王所做的那些事的基础上,在推行周国的礼制,给众人划分等级,并明确每个等级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如此一来,办事效率必定会提高很多倍。同时,追究责任的时候,也能一目了然。”

  “另外,这样也方便大王挑人错处,若是想惩罚某个人,只需看他有没有尽到自己的职责与义务。若是没有,轻则呵斥,重则流放。”

  “而把人赶走之后,才能腾出更多的位置,安置自己的人。”

  姜黎缓缓说道。这里说的周国礼制,指的是未来周公制定的礼法,它可不仅是给人分尊卑这么简单。

  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明确了责任划分,并涉及到了方方面面。在祭祀、朝觐、封国、巡狩、丧葬等等的国家大典上,它都有明确的标准。

  且每个等级所用的鼎、乐、车骑、服饰,礼玉等,均有制度。

  而其中的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更是后世六部的前身,包含到了官员的升迁、钱粮、工程、刑名、礼仪、军事等等。

  所谓的礼,就是一切的社会制度。

  周公通过制礼,把权柄细分为大大小小无数个官职,并明确了每个官职所肩负的责任与义务。

  更规定了不同等级的人,在不同的时候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该用什么不该用什么,犯了错之后又该如何惩罚。

  看起来很繁琐,但很有利于统治。起码,礼制确定之后,天子再想惩罚一个人,就没有那么困难了。

  规矩这么多,谁能保证自己一直不违反。而只要违反了礼,就会留下把柄,到时,还不是任凭天子拿捏。

  同时,明确了每个官职所应该肩负的责任与义务,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还能在出现问题时,以最快的速度找到出问题的环节,并确认归咎的官员。

  大商的阶级看似固定,可因为职权划分的不够清晰的缘故,仍有很多可操作的空间。

  别的不说,只需推行周礼,将职权细分,此举不仅能名正言顺地削弱国内贵族的权力,还能腾出大量的官位,让天子来安排自己的亲信,从而增强自身的权力。

  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七十二元士,这就是大商如今的官职。

  其中三公是三个人,九卿是九个人。

  可二十七大夫,并不是说只有二十七个大夫,而是大夫这个等级,有二十七个分类。

  七十二元士也是同样的道理,不是只有七十二个元士,而是元士这个等级,有七十二个分类。

  看着很多,其实很少。

  按照大商现有的制度,二十七大夫与七十二个元士分到九卿,一卿才配三个大夫与八个元士,加起来也就是十一个职位。

  可按照周礼去分的话,这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