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11章 榷场互市是高端局,结算方式学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路,宋应奎只得先找个懂行的人打听打听。

  二舅爷在大郑官场混了那么长时间,待的地方也是一省首脑之地,在这方面应该是有经验的。

  果然、二舅爷是个懂行人,来了之后简单的介绍了一下,大郑榷场的贸易形式。大郑与北项、西藩之类的外邦进行榷场贸易时,首先进行的是官方层面的贸易。大郑会用丝绸、砖茶这些硬通货先与对方交易兑换马匹和毛皮等产品,相当于给互市贸易给出了参考价。另外大郑还会用现金和丝绸给对方岁币!岁币这玩意听着很耻辱,可实际上也起到了提供结算货币的作用。

  通过这一系列官方层面的行为,外邦手头就有了现金和一些硬通货的结算手段,然后双方进行民众之间的正常买卖。在民商买卖的层面,大家既有现金结算、也有以货易货,外邦手里的金银也是参与贸易的主要货币之一。大郑的民商得了现金自不必说,得了货物的话,要吗在榷场再进行相互之间互通有无的买卖,要吗将一些有官方需求的货物转手卖给大郑官府。

  原来如此、看来搞大规模贸易,离不开官方层面的参与啊。怪不得西藩那边非要和云谷军进行官方层面的榷场交易,而不是通过私商来解决需求。

  “舅爷、一般情况下,西藩那边大量需求的大郑商货是什么?”知道了传统的榷场买卖大郑是怎么玩的以后,宋应奎有了一个简单的解决思路。岁币这玩意,肯定是不考虑,但其它方面很有参考和借鉴意义的。当下哪,首先要弄清楚的是在西藩人眼里,什么是硬通货。

  “丝绢、布匹、茶砖、糖、瓷器、木碗等木器,还有铁锅等铁器,此前督军衙门与西藩开互市的时候,主要就是这些物件!”二舅爷很专业的给出了货物清单。

  “哪督军衙门从西藩人手中一般大量买进什么?”知道了西藩人眼中的硬通货,咱还得了解大郑人眼里西藩的硬通货是什么。

  “马匹、西藩马是大郑官马的主要来源,再就是青盐。督军衙门在的时候,这两项是主要财源。除了这两样外,也就洗藩人做的骨胶还有金玉了。”

  丝绸、糖、茶,这些物品云谷也不出产,看能不能从往来的商户那边收凑一部分。看来田顺商行这边要准备的主要通货,得集中在混纺布料、豆制品和粉条,以及铁料和铁制品上,至于现在给大郑买的好的车轮、水泥和其它一些机械产品,西藩的需求量可能未必有那么大。云谷做的瓷器品质很一般,陶器倒是还行,到时候让田顺公行也带些过去作为官方之间交易的主要产品。

  盘算一下,其实云谷这边货物的品类还是有些少了,说明工商业的发展还得继续加把劲,还得多开发一些能打的硬通货出来。还有那个木碗是个啥意思?这玩意的工艺又不复杂,西藩人连这东西都不能大量生产?

  要从西藩手中要大量进购的东西,云谷这边倒是比大郑多一些,羊毛、牛羊肉、骨胶完全可以敞开收购。皮货、马匹、青盐这类传统的西藩产品也能大量买进,到时候转手倒卖到大郑市场赚的差价不在少。金玉类的东西,官方层面就不收购了,西藩产的酥油可以考虑加进田顺公行的大宗采购名录中!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