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46章 河西高家要结亲!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云谷的煤油,还有他们产的粉条和罐头,其它的云谷货要吗太重,要吗太贵咱弄不成。记着,进云谷布的时候,莫要进厚毛布,进混毛布就成。厚毛布在北项和西藩能卖,咱大郑要这种布的少。云谷货到了秦州好卖,不过赚钱不多,咱图的就是个快。”

  相对来说,云谷出产的小商品,品类并不丰富。主要的支柱产业,除了混纺毛布外,车轮、铁制品、纺织机械,还有最近开始大量外销的玻璃,都是摊钱货,不是任大民这样的胡郎客能参与的。

  “叔、我看着云谷这边出的酒在官营那边多的很,价格还便宜。咱进些酒过去,你看能不能行?”二叔说的几样货,同行们都会进,任大民想开发点新产品,回去后好多赚些钱。

  “云谷酒难喝的紧,在咱大郑没人爱喝,也就口粗的藩人和项人能下的去嘴,你不要打进酒的主意。要是云谷的酒好喝,他们也不会从横川大量进酒。”

  “原来如此,哪我就不进云谷酒了。对了、煤油这玩意,挑的时候占地方,咱进了合算吗?”煤油是从去年后半年开始,云谷新出来的特产,售价比胡麻油和蜂蜡便宜,正被作为照明用油推广。

  “合算、怎么不合算,这油点灯照亮要比其它油好使,拿到咱秦州价格也要比清油便宜,肯定好卖。我主要想的不是将油直接卖到大铺子里,我想的是回去后,让出不了远门的伱爷爷和你大到时候在咱村里临卖。这是个细水长流的营生,干好了能挣些钱贴家。”

  任大民二叔颇有些做生意的头脑,能意识到煤油这类日用消耗品的优势在那儿。挑回去、自家人去卖的话,就有成本优势。自己和侄子两人带过去一百斤油,一斤油赚个三四文左右的差价,一百斤油就能赚三四百文了,不出村就能赚这么些钱,也还是不错的。

  回到洮阳城,商帮众人赶到云谷的军供商行进需要的云谷特产。进货的时候,军供商行又出了一样新的小商品叫肥皂,任大民觉得这货摊钱不多,还很实用,拿到秦州去应该有行情,便在计划之外加进了一些。

  临出军供商行时,任大民还特意看了一下摆在大厅,有人看没人卖的自行车样品。这东西军供商行的出货价是五六十块银元,一个既不好用、还容易坏的东西,要这么高的价,云谷军供商行的这帮人不知在想什么?

  挑着一百多斤的货,任大民等人踏上了回乡的路。胡郎客就是这样,风里来雨里去,无论寒暑一直在路上。

  ……

  相对于为生活而奔波不停的胡郎客们,此刻在洮河岸边带着亲信和家人避暑和纳凉的云谷城主宋应奎就优闲自在多了,穿越至今已有十年左右的时光,也算是混到了可以享受享受的地步,真是不容易。

  “城主、河西高将军的来信,你考虑的如何了?”二舅爷见宋应奎心情比较好,便开口问起当下他最关心的事。

  “高家要结亲自然是好事,只是未必必须与我吧?应全也大了,正是谈婚论嫁的时候,要不让应全将高家的姑娘娶进门?”高家来信问的真是高宋两家结亲之事,高家家主说自己有一妹妹,还未许人,若是能嫁给云谷将军这等天下英雄,两家结秦晋之好,当是幸事。有人来送媳妇当然是好事,可宋应奎对婚姻之事有了阴影和恐惧心,不想再牵扯进什么麻烦,就想着让三弟出来顶锅!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