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75章 流民来了!_丝路大枭雄,从农家种田郎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后来的贾家、柳家以及汉家和刘家。启用丁焕义做鞭,宋应奎也考虑到了这一点。

  “奎哥、这次督察贪官污吏的活我绝对给你干的漂漂亮亮的。咱们创下的基业,岂能容哪些臭虫们作祟?实话说、我从家里人那里就听到了不少人借着给咱云谷军办事中饱私囊、勒坑百姓的秽事,这次既然让我来做督察司长,看我不把他们给收拾干净了,看他们还敢伸赃爪子不?”被宋应奎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一通洗脑,丁焕义一下有了干事的热情。

  “焕义、查贪纠腐需要忠心,也需要技术!你记住了、查案、查人一定要讲事实、讲证据,事实不清、证据不明,案子就不能做实,查出来的事,法厅那边也不认,所以活一定要干仔细了。

  再一个、借着这次机会,你要将督察司的队伍带起来,往后督察司可不仅是要查贪纠腐,在时机成熟后,我计划让督察司从行政厅这边独立出来,不再受制于行政体系,往后的级别会和大法厅一样。主要负责的工作会和大郑的御史台差不多,既监督百官、亦监督法纪执行,刑罚司负责的案件诉讼事宜将交给督察部门来做。所以队伍一定要专业和可靠,不可滥竽充数!”

  查、诉、审三法权独立是近现代司法体系的标识,其实中国古代在中央层面已经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也有相应的体系建设,只不过没有向下普及而已。借着组建督察部门的契机,宋应奎准备开始这方面的探索和尝试。不过与后世的制度不同,宋应奎准备将监察和检察两个部门合在一起,既节省人力又能加大这个部门的权威性!

  安排丁焕义组建督察部门,并着手展开首期巡查工作后,宋应奎的主要精力也就放在了这上边。毕竟这个工作相当重要,丁焕义又是个新手,很多事需要真正的一把手拿主意和做决定。

  就在督察部门展开工作之时,行政厅那边通报过来了一件大事。今年的旱情对秦州、关中一带影响甚大,从八月中旬开始、秦州、关中出现了流民潮,有大量的流民从秦州关流出,借由岷州山道,涌进云谷。

  根据会川镇那边的统计,现在每日都有数百名流民进入云谷境内,急待行政厅这边拿出措施进行安置。

  “舅爷、眼下会川、洮阳一带聚集的流民大约有多少?”果然不出意外的出现了流民潮,宋应奎赶紧关心具体能有多少人。

  “算上官营那边进来的流民,总数已经过万。行政厅的计划是将近期涌过来的百姓,全部填进瓦州,统领意下如何?”

  “瓦州那边的准备工作做的怎么样了?”

  “已经准备就绪,安置两三万百姓不成问题,流民到了瓦州就能给分地和分安置房。”由于旱情发现的早,行政厅这边早有准备,二舅回答的很是干脆!

  “看来万数百姓还是有点少啊,也不知道往后会不会再来些百姓,若是能再来两三万就好了。对了、官营那边来的百姓可是从北项境内流入的?”从秦州那边涌进难民宋应奎是预料到了,但北项那边对人口外流管的很严,不知道能不能借着这次旱情的机会也挖挖北项的墙角!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