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五百九十四章 西北狼烟(3)_我在现代留过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民衣食无忧。

  那么问题来了,是谁在替汴京军民负重前行?

  答案是整个天下!

  户部每年都会拿着天下赋税,补贴汴京粮价。

  此外,为了让漕粮入京顺利,漕司的十几万军民,日以继夜,不辞辛苦的奔走在大运河上。

  而今年大旱,不止使得大运河沿岸的州郡歉收。

  也让大运河水位下降,漕船入京的数量大减。

  为了稳定粮价,户部和开封府,不惜代价,从河南府、大名府还有京东路调粮入京。

  而户部这样不惜代价的调粮入京,代价自然是巨大的。

  光是在雇人上,就至少花费了数十万贯。

  这也是吕公著,会默默支持大理寺、祠部、开封府对汴京寺庙做的那些事情的原因。

  国家太穷了!

  这个家太难当了!

  可是……

  吕公著深深吸了一口气,呢喃着道:“万一,熙河真的发生了战事……怎么办呢?”

  从封桩库拿钱?

  太皇太后倒是好说,皇太后就不好说话了!

  吕公著早看出来了,那位当今官家的嫡母,对封桩库的每一个铜板,都看的很死。

  今年淮南大旱,都堂想从封桩库拿钱出来,嘴巴都说干了,好说歹说,才让这位慈圣娘娘点头,取出了一百万贯。

  就这,还是官家说了话的缘故。

  不然,她是会死死攥着封桩库,一个铜板也不肯往外掏的。

  别问,问就是——熙宁三十二库、元丰二十库,皆先帝所遗官家之产也。官家亲政之前,吾不敢使其空一库。不然,将来无颜见先帝于永裕陵!

  所以,一旦有事,向太后肯答应从封桩库里拿个几百万贯出来应急就已经了不起了。

  就这,估计还得劝上好一段时间。

  所以啊……

  “得想办法筹钱才行!”吕公著说着。

  他是反战,也不愿意开战。

  但是,一旦开战,前方军需、赏赐的筹集,就是他这个右相的职责所在。

  就像他当年出任枢密使尽管他极力反对先帝的五路伐夏战略。

  但反对归反对,大军出发后,他控制的枢密院,没有短过前线一个铜板,也没有少送过一副甲胄到陕西。

  可谓殚精竭虑,费劲心思。

  而且,前线传来战败的消息,他也没有说什么。

  依然是默默的做事,帮着收尾。

  直到一切都已经做完他才写请郡奏疏。

  这就是吕公著。

  嘉佑四友,无论外界怎么评价他们。

  但私德和公德上,他们都是无可挑剔的。

  如今,考验再次来临。

  吕公著自然也不会,因为自己的好恶,而影响到军国。

  何况,他受先帝托孤,又蒙当今信重不疑。

  于是,吕公著站起身来,慢悠悠的踱着步子,来到了他的学生李常的令厅前。

  自从李常拜任执政后,吕公著就没有来过他的令厅。

  甚至再没有去过他家。

  这是他第一次来到李常的令厅前。

  “公择可方便说话?”吕公著看向在令厅中,正在伏案办公的李常。

  李常抬起头,看到自己的老师,立刻站起身来,整理了一下衣冠,然后拱手执礼:“恩相来了?”

  “快快请进。”说着就走上前来,再拜以弟子礼敬之。

  “公择可有空?”吕公著问着。

  李常立刻道:“自是有空,未知恩相有何指教?”

  说着,他就搀扶着吕公著,走进他的令厅。

  “老夫此来,是想和公择谈一谈,前些时日公择与老夫说过的那个事情。”

  李常听着,惊喜的抬起头来:“恩相有想法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