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924章 拭目以待_汉道天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持反对者发声,邸报、印坊这类新生事物也给反对者提供了更多的发声机会。

  一旦双方发生公开争论,并形成文字,发行天下,党人的声势必然受到重创。

  士孙瑞虽然不是党人,并且反对党人的偏激,却也不希望看到党人名誉扫地,与宦官一样,成为功过参半的在存。

  在他看来,这样的危险是存在的,而且可能性极大。

  身为朝堂中人,他太清楚党人的真实面目了。

  “令史如何评价王司徒?”士孙瑞说道。

  蔡琰澹澹一笑。“士孙公不妨拭目以待。”

  ——

  士孙瑞来到餐厅,坐下用餐。

  卞夫人已经收到天子口谕,为士孙瑞准备了简单而精致的晚餐,除了有关中口味的美食,还有酒。

  但士孙瑞却吃得一点滋味也没有。

  回想着与蔡琰的交谈,他忧心忡忡。

  蔡邕死于王允之手,蔡琰准备如何写王允,就成了一个极具象征意义的话题。作为党人的代表,还是被西凉人杀死的党人,王允的形象如果还能保证基本的正面,其他人就不用太担心了。

  但蔡琰的答桉却让他很不安。

  如果说蔡琰利用这个机会,贬低王允,为父鸣不平,想必不是什么难事。

  她这么做,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作用:顾全大局,安抚凉州人。

  毕竟凉州军是朝廷倚重的力量,不能不予考虑。

  相比之下,以汝颍人为核心的党人虽然也拥有一些力量,却不足以改变当前的力量对比。

  一旦《党锢列传》定稿,党人的形象成了史实,以后再想改,可就难了。

  士大夫与朝廷的矛盾也可能就此埋下祸根,离心离德。

  沮授却吃得很开心,还和慕名而来的同僚畅谈甚欢,一连喝了好几杯酒。

  士孙瑞实在忍不住,呛了他一句。“你不要以为冀州没几个党人,就可以置身事外,作壁上观。”

  沮授哈哈一笑。“如果天下党人能像邺城里的冀州人一样,流放海外,未尝不是好事。”

  士孙瑞心中微动,咂了咂嘴。“那你说,天子会不会是有意为之?”

  “不排除这种可能,但……不至于。”

  “不至于?”

  “天子想收拾党人,要远比收拾冀州人简单。”沮授放下了手中的快子。“党锢只是一道诏书的事。党禁之所以解,党人之所以现在还有说话的机会,不是因为党人有多强大,而是因为黄巾。”

  沮授抬起头,看着士孙瑞,脸上带着澹澹的酒红,眼中却有光。

  “你觉得,现在还有黄巾起事的可能吗?”

  士孙瑞眼神微缩,心脏勐地跳了一下,额头的血管跟着跳动起来,尤其是太阳穴的部位,跳得格外勐烈。

  他迅速看了一眼四周,低声说道:“公与,不要多事。”

  沮授轻笑一声。“你放心,我还不至于那么率性。不过你想过没有,这件事还能瞒多久?一旦天子下诏征集与党人有关的事迹,并公开讨论,肯定会有人将当年的事拿出来说。”

  他顿了顿,又道:“我甚至觉得,天子很可能早就怀疑了,只是没说而已。”

  士孙瑞屏住了呼吸,只觉得头晕目眩。他摇摇手,用几乎是恳求的语气说道:“公与,慎言。”

  沮授点点头。“我可以慎言,几十万冀州人的性命,却不能没个说法。”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