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9章 开窍_予你热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等他们吃完饭,让服务员收拾了桌面,几人拿出电脑,开始讨论选题的事。

  柯泽今年大三,四人小组中他是年级最高的那个,是本专业的学生,大二的时候还去卡迪夫大学交流过一年。这样的简历摆在面前,自然而然成了小组组长。

  他提了几个想法,每一个都很有意义,就是可执行度太低,具有突发性,新闻素材不可能为了顺应你的选题凭空出现。大家初来港城,虽然来之前做过功课,了解过港城人的生活习惯,但他们毕竟不是土生土长的港城人,要从港城的社会生活中挖掘有价值的新闻题材,还要具备可行性,确实有些困难。

  讨论短暂地停滞了一段时间。大家各自盯着屏幕,收集资料。大概僵持了半小时,夏知予突然支支吾吾地开口“那个我有个想法。”

  学姐问她有什么想法,夏知予简单地梳理了自己整理好的资料,发在群里“我记得,从80年代开始,内地与港城的来往就变得非常密切,但是这段关系,总是以非常宏大的叙事方式展现在大家面前。我觉得新闻还是要有三贴近原则,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港城其实有不少从内地移居过来的人,我们可以通过采访移居港城的普通群众,挖掘一段内地和港城之间的互助史。”

  柯泽拢了拢眉头“这个新闻素材也不好找吧。每次采访之前,都要问一句,你是移居过来的吗到时候就一天时间,能搜集到多少素材”

  夏知予又在群里丢了个链接“上环是华人的主要商贸区,有不少从内地移居过来的老板们。这里烟火气重,比其他地方更能抓到采访对象。”

  大家点开她找的资料,看完后,柯泽没说话,反倒是他的室友搡了搡他的胳膊“我觉得可以哎。而且我们之后不是要做数据新闻吗干脆就做从80年代开始,港城的人口结构变化,分析人口结构变化产生的原因。这跟我们这个新闻作品是有联动的,到时候就不用另外找选题了。”

  “是的,我就是这么考虑的。之后还要做数据新闻呢,这样一来,我们比别的组多了不少前期准备时间。”夏知予问柯泽“你觉得这个可行吗”

  柯泽点点头“可以,那就这样吧。”

  回去的路上,柯泽没再聊选题的事,反而对夏知予的感情生活非常关注,有些问题还好回答,再往下聊,就让夏知予觉得不太舒服。

  同样是女生,她学姐心思敏锐,发现夏知予的困扰后,主动把话题揽过过去,回到房间,生怕她心里不舒服,还安慰她“别多想,可能是为了找话题拉近组员之间的距离,要呆三周呢,总不能太僵硬了。”

  夏知予说好,毕竟才第一天,也不能轻易给人下定论。

  项目第一天没什么内容,无非就是带着学员参观卫视大楼、听讲座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