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6章 俘虏安置_大唐奴牙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浊云密布,笼盖天穹。

  寒风凛冽,肆虐冰地。

  周钧走在中军落营的冻土之上,虽然穿着严严实实的皮袄,却依然能够感到寒气宛如钝刀一般,割裂着皮肤,让他疼痛难熬。

  看了眼远方那白雪皑皑的山脉,周钧长吁一口气,继续向前走去,入了中军大营的营帐。

  帐内燃着炭火,温度相较户外,明显高了不少。

  周钧脱下皮帽,入了军议的末座。

  坐在正位上的王忠嗣,一手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另一只手拿着一封书信,神色凝重。

  等待诸将入座,王忠嗣晃了晃手中的书信,开口说道:“昨夜,有突厥密使送来书信。”

  “信中称,魃怛诃、秣荦等六部,愿意放下兵刃,向大唐称降。”

  闻得此言,帐中诸将表情不一。

  有人开口质疑:“突厥人狡诈奸猾,投此书信,不过是为了拖延时间。”

  又有人言道:“倘若突厥六部甘愿来降,且答应便是,如此一来,既可分化敌军兵力,又可涣散敌人军心,可谓一举两得。”

  对于这两种看法,王忠嗣只是沉默,没有表达任何意见。

  周钧朝王忠嗣看去,只见后者面色沉重,却是心有疑虑。

  周钧心道,突厥六部愿意归降,这对北伐来说,可是好事一件,为何王忠嗣看起来却是心事重重?

  思考片刻,王忠嗣朝军典问道:“眼下有多少俘虏,又安置的如何了?”

  军典拱手答道:“自大军开拔以来,共俘虏突厥诸部战兵四千余人,都押在后营严加看管。”

  王忠嗣点点头,又朝左押衙问道:“阿波达干余部,还有多少人马?”

  后者答道:“阿波达干闻我军北上,令突厥十一部举族北迁。”

  “一路上,其后伍又与我军数次交锋,皆溃败奔逃。当下可用之兵,恐怕不足万五。其余不过是些老弱妇孺,人数约有六万。”

  王忠嗣闻言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

  接下来的军议,便是讨论战事可能和作战方针。

  王忠嗣坐在正座上,眉头紧锁,只是听着诸将报来,从头到尾,皆是一副沉思的模样。

  周钧见了,心中却已经有了底数。

  军议散会之时,周钧刚想离开,却被王忠嗣叫住了脚步:“周令史稍候,某有事相询。”

  听闻此言,周钧拱拱手,单独留了下来。

  王忠嗣先是让周钧落座,接着开口问道:“某听闻,周二郎祖上是奴牙世家?”

  周钧点头称是。

  王忠嗣:“既然出身奴牙,想必对俘隶一事,颇有心得。”

  周钧心中大致知晓王忠嗣的忧虑,便拱手问道:“都护可是想问,应当如何处置突厥俘虏?”

  王忠嗣一愣,迟疑片刻,点了点头。

  周钧又问道:“突厥六部乞降的密信,都护可是认为,大抵应是真的?”

  王忠嗣:“没错。”

  周钧:“倘若我军受了突厥六部的降书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