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113章 清明时节带来的商机_铁肩柔情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圆罐型。

  用砖垒一个方型的建筑,肯定就比垒一个圆罐型容易多了,为什么何晓军还要弃易选难呢?

  因为何晓军考虑了一番之后,认为圆罐型的炉子,里面的火会烧得比其它形状的要均匀,这样,就会让被烤的食物受热均匀,增添成品率和效率,否则,经过了N的N次方那么多次实践的后世,就不会采用这个形状的炉子啦。

  要做圆罐型的炉子,就要用异形的砖来垒建,所以,何晓军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设法做这些用来垒圆罐型炉子的异形泥砖。

  在为异形泥砖奔忙的同时,何晓军已经让大牛开始了炉子制作的先期工作,就是挖坑。他让大牛在小楼院子里的一个角落,挖一个两米直径、两米深的坑。

  何晓军就是准备用这个坑来做烧烤“地炉”。

  圆罐型的外壁是环形,要用砖砌出环形,这异形的泥砖就要制成扇形。

  何晓军用上了他前世在机械行业接触过的板金工放样技术,划出炉子的内外直径,平分出每块泥砖的大小,再用纸板剪了个需要制作的泥砖形状样板,然后按纸样,做了一个制泥砖用的木模具。

  木模具制作好后,何晓军再找做泥砖的工匠,让他们按模具制作若干块的泥砖。

  大牛还真是个超级的劳力,在何晓军花费了一天的时间来做那个泥砖模具与联系做泥砖的业务时,他已经把地坑给挖好。

  在大牛挖好的坑里,何晓军又研究起了另一项的工程来,就是收集烧味油脂的工程。

  烧食品时溢出的油脂,是制作一些菜式的好配料。比如烧鹅油淋煮熟的芋头,就是一味不错的美食。因为烧鹅在烧之前要用各种香料、味料腌上一段时间,所以烧鹅溢出的油也包含了香料、味料的成分,当然就是一种好配料啦。

  在这个调味料本就不多的年代,何晓军哪会放过这种好东西,他当然要想方设法来收集这种好东西。

  何晓军设想的收集油脂方案,是在坑的底下,用陈池老人从国外进口用来给岳父母修坟剩下的“红毛泥”,砌成一个大漏斗状,让油脂滴下后顺着漏斗流下,流入坑底下设置好的一个瓦缸里。

  泥砖做成之后需要晾干,所以,何晓军订制的泥砖,在他订制后的第三天,才交到了他的手上。

  泥砖运回来之后,何晓军马上就进入了砌炉子的工程中。由于泥砖的形状做得适切,只用了几个小时的工夫,何晓军已经把炉体给砌好了。

  砌好了炉体,何晓军就进入了炉中,先沿着炉体的底部,砌了一道环形的槽,用来放烧烤用的炭,然后再按自己的设想,做那个能收集油脂的炉底。

  在“二月二”过后的第五天,一个内径一米五左右、高度一米五左右的“地炉”就大功告成。这样容积的炉子,一次烤两只的大猪都没有问题。

  做好了炉子之后,何晓军再花费了一番工夫,来制作炉子的盖。

  “地炉”既要耐热,又不能太重,当然就用铁皮来做最合适。但在那个铁原料奇缺的当代,又到哪找这么大的一块铁皮?

  无奈的何晓军只好找火车站的许技师,让他帮忙从火车站里的一些破火车厢上,裁出好的铁皮来,两人再花九牛二虎之力,把这些火车厢皮拼凑成炉盖子。

  用火车厢皮制成的盖子,美中不足的是铁皮太薄了。盖子薄了,就会散热快,不但浪费能源,还浪费时间和不能保证烧味的成色。无奈的何晓军,只好想了个笨方法,就是在铁皮盖子上,铺上了一层泥土做隔热层,让它散热没有那么快。

  就这样,用了五个日夜,何晓军终于完成了烧烤炉这个不算小的工程。这成绩,在原料缺乏的当代,算奇迹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