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80章 瞑目_红楼之蓉哥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80章瞑目

  丧事一起,诸事繁忙。

  贾蓉坐哭守灵,硬生生熬了大半夜,临到寅时三刻的时候,赖升进入大厅里,跟贾蓉说“该给老爷抿目了。”

  好家伙,守了一夜灵,贾珍还没瞑目呢。

  实际上,昨晚的“坐哭守灵”,是“复”的一个过程。

  古人丧礼很麻烦,从病重开始,就得准备起来。整套流程,分为初终、治丧、治葬、葬后等步骤。

  初终,就是临终的意思,处于弥留之际。这时候,家属会把病人移居到正室,称之为“迁居”。

  《明史·礼制》说:“凡初终之礼,疾病,迁于正寝。”

  这就是民间通常所说的“寿终正寝”,惟如此,一生方才圆满。

  迁到正寝后,无论是帝王还是庶民,一般都会留下遗言,家属都要点头答应。并祈祷上苍,每日延请名医,尽力挽留一下,看是否有奇迹出现。

  如果医治无效,就要打扫房间,摒弃所有杂音,让病人安静的离世。

  行将气绝时,家属会将棉絮放在亲人的口鼻处,这个举动称之为“属纩”。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明会典》记载,男子不绝于妇人之手,妇人不绝于男人之手。乃废床,寝于地,孝子啼,余者哭。

  这个动作,必须是同性亲属来完成。气绝时,要将死者移到床下。

  贾珍死的时候,贾蓉夫妇刚巧不在,因为身体变冷变硬,为了便宜“梳头换衣”,尤氏请了贾蔷来完成这一步。从这一点上来说,贾蓉是“不孝”的。这也是他进门第一步,就跪地磕头,连连“哀哭”的原因之一。

  然后,趁着死者尸体未冷,没有僵硬,家属给死者梳头,换了寿衣,移到床下。再把冠饰衣裳去了,换上“重孝服”,开始“举哀哭泣”。

  这个位置,也有讲究。

  孝子坐床东,余在其后,啼哭无算。兄弟之子又在其后。妻坐床西,妾室及女子、子在其后。兄弟之女又在其后。祖父以下,在帷东北壁下南面西上。祖母以下,在帷西北壁下南面东上。外姻丈夫,在户外之东北面西上,妇人在主妇西南北面东上,皆舒席坐哭。

  哀哭后,有个特殊的仪式,叫做“招魂”。

  执行招魂的人拿一件死者生前的衣服,爬上正室屋顶的飞檐处,高高地站在上面,昂首挺胸向北而立,左手执前领,右手执衣腰,口呼死者名字。

  一般是男子呼其名,女子呼其表字,喊“某某复!”

  仪式毕,下来后卷衣盖在尸体上。

  这是因为“人初亡,魂未远,招之使其复活。”

  不过,“人死不能复生”是古代基本常识。所以,招魂仪式一般不常见,多用于死后不见尸体的人。比如死在江水里,或出海时坠入海中,不见尸体,这才以衣招魂而葬,是为“衣冠冢”。

  而在传统丧礼中,这个“复”的过程,便改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