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六十二章 数月修行_从道士下山开始的仙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这一回归,何维同终于知道了金人的作用。

  那股回归的真气变成了一股更为精纯的力量。

  这金人就是一个转换的装置,天丹在它的经脉中完成了大小周天,白龙的力量也是经过它的转换才变成了更高层次的真气。

  金人缓缓降落,平稳的躺在了方桌之上。

  弄清楚了金人的作用,何维同把目光放到了最后的道德经卷身上。

  经卷入手便有温润之感,非常的独特。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何维同翻开竹简,刚看到上面的字迹,耳边就传来了一阵宏大的诵读声。

  这卷道德经上面的道则气息非常浓郁,何维同只是稍稍读了一句,立马就进入了一种神奇的悟道状态。

  大概又过了一刻钟的时间,何维同才从这种状态中脱离出来。

  看着这卷道德经,他震惊极了,因为刚刚,他的灵魂都沉浸在了道则气息的海洋里,仿佛被洗礼一遍。

  竹简上有着清晰的纹理,何维同知道这卷竹简就是普通的竹子制作的。

  但是这普通的竹简因为承载了道教经典,便拥有了千年不腐的特制,经过岁月的温养,如今已经变成非金非玉非竹的材质。

  因为上面的文字,竹简无时无刻不在散发“清净”的气息,这股气息对何维同这种修道士大有脾益,若是常时间带在身边研读,不但能帮助他更快的进入悟道,还能增长修为。

  这竹简的作用出乎何维同意料,比他想像中的好上太多了。

  读这本道教经典,让何维同有一股与老子对话的感觉。

  现在何维同毫不怀疑这竹简的源头,绝对是老子亲自书写的,因为他在上面看到了一个人,一个骑着青牛的老者,西出函谷关。

  他看到了老子的道,浩大无比,包罗万象。

  何维同收回心神,重新卷好竹简,然后放到了怀中,他要带回住处好好研究。

  ………………

  何维同在住处一坐就是一整天,看着五千字的道德经,如痴如狂。

  时间就这么在修行中快速流逝,等何维同从书海中醒来,外面已经是月上中天之时。

  何维同起身走到了院子里,手握道德经卷,抬头望着星空。

  夜里的武当山,很静。

  万里无云,繁星闪烁的银河横跨整片天际,把天幕划成两半。

  武当山的这种清净的氛围真的很适合修道,站在院子里,来自山顶的微风缓缓吹来,很是凉爽。

  漫天繁星,这种天像在如今这个时代很是平常,只要天气晴朗,晚上大部分时间都能看到,但是后世何维同所生活的时代,他除了在很小的时候见到过外,长大了就没再没看到,就算是在山村也是如此。

  何维同很是怀念,看着深邃的宇宙,何维同从经卷中发散的思绪继续向宇宙深处探去。

  不知道是否是谢老道可以安排,唐云龙在也没有再来,而是再观中重新找了一个房间住了下来,也就是说这座院子重此就是他的道场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