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五十七章 龙虎狗三铡_三国之席卷天下II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峰那里懂得理学,力学到还凑合。好在秦峰“站的高”,他一般就是指个方向,说两句至理名言,然后就让荀彧自己领悟去。

  孔子教导弟子,一般也都是这个样子的。从论语中,孔子每句话都很短,就能看出来。

  但秦峰并没有忽悠荀彧,他讲了许多后世的理念。自古以来。方向性的问题,都是大问题。非领袖无法决断,如同袁绍的方向性错误,就灭亡了。

  因此。荀彧特别佩服秦峰眼光独到,看事情展很准确。

  荀彧从来不会因为秦峰说的不多而埋怨,他就如同颜回一样,勤勤恳恳做事。颜回等人记录孔子语录,后世才有了论语。半部论语治天下。而荀彧,记录下新圣的言行,自然而然的,《理学》经典就出来了。

  比如,新圣说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句虽然只有八个字,但引申开来,就是一个人的整个人生写照,概述了天下。和个人的关系等等。

  圣人说的话都精辟,短,荀彧便认为,秦峰也是如此。不能逼圣人去说些什么,而是要记录下来圣人的言行,剩下的枝枝叶叶,就靠弟子们去丰茂总结了。

  荀彧一心希望,有朝一日,新圣理学也能像《论语》一样,成为圣人之学。载道之学,君子治天下之学也。

  而与此同时,天下儒士刮起一股学习理学的风潮,并绵延不绝。人人都在研究秦峰阐述的三个论点。第一,本体论,世界的本原问题。理,就是世界的本原,所谓理为“本”,气为“具”。”

  第二。心性论,即人性的来源和心、性、情的关系。

  第三,认识论,即认识的来源和认识方法问题。正所谓,“见闻之知”与“德性之知”也。”

  儒士们,又研究秦峰作出的解释,“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就是秦峰理学的精髓所在。东汉的儒士们,渐渐领悟了“天理”的所在,但凡是违背理学的,就是违背了天理,就是天理不容。

  儒士们指责人的时候,开始说这样的话,“新圣传下理学,为天地立心,知道心什么嘛?为百姓立命,知道是什么嘛?似你这样的人,违背伦常,大逆不道,真是天理不容!”

  这一日,秦峰又在他的“办公室”,和荀彧谈如何治理天下。他将后世的理念一说,什么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什么展农业,扶助工商。把个王佐之才的荀彧,说的正南正北,惊为圣人之谈。

  秦峰忽然一收,笑道:“这些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凡事要一步一步来。我们现在最需要做的,就是做好本职工作。若是不然,就会被人认为好高骛远喽。”

  荀彧急忙行礼道:“大人所言,属下茅塞顿开,若有一日,大人在朝,一定能兴天下,安百姓。”他虽然这样说,但也认可秦峰所说的做好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