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1章 退一步海阔天空(加更章)_保卫国师大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过日子?这答案连三岁稚童都清楚,只不过上至官员下至百姓,心里都有个打不开的死结,“只是结盟一事有待商榷。最好么,不与魏国结盟,否则莫说国民这一关不好过,峣、晋也会声讨。”

  他的意思就是赔偿金要拿,盟约不签。

  好处都想占,麻烦半点不想沾。冯妙君前世最恨这种人,每见之必要戗得他们无话可说。偏现在身份地位不同了,听得牙根儿痒痒却还要道:“梁卿言之有理。有这多重顾虑,我们不该与魏结盟,以免失了人心。不过么,但凡有一丝可致国富民强的机会,新夏也绝不该放过。”

  这是什么意思?

  廷议结束以后,许多人都在心里暗自揣摩。

  ¥¥¥¥¥

  不久以后,各地将百姓请愿情况汇报过来。签字支持的人数之庞大,连冯妙君见到都轻吸一口凉气。

  请愿者,逾四十万人!

  这是什么概念?全国每十五人当中就有一个去签下了请愿书,这还包括耄耋老者和不谙人事的婴孩。

  有这样高度集中的民意加持,赞成与魏国议和的声音一下超过了反对者,就连朝堂上也是一样。

  民心所向,谁也不愿、不能拂逆。

  这种情况下,新夏王廷重新将魏使“请”回乌塞尔,再度谈判。

  很快,双方达成协议的消息就广为流传:

  魏国与新夏建交,从此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不支持和鼓动对方国内的叛变,不支援对方敌国的军事行动。

  魏国将向新夏赔偿六千万两银子,三年内还清。

  一石激起千层浪,各国各阶层关于这份协议的解读又变作了焦点。

  与之前流传的盟约版本相比,这份协议只字不提同进同退、守望互助,而是格外清晰地划清了两个国家之间的壁垒,摆出一副从此井水不犯河水的架式。

  对于新夏人来说,这份协议无疑从情感上更易令他们接受,并且赔偿金还多了一千万。

  盟约里的另一条款也消失了,那就是魏国要出兵帮助新夏解决西南边患。这倒是很好理解,既然大家各过各的不结盟了,那我凭什么出钱出兵出力去帮你解决边患问题?

  而商人们更关心一个问题:

  魏和新夏之间,到底能不能做生意了?

  原本两国是宿敌,想在两国之间来回运点货都叫走私,冒的风险极大;现在呢?现在两国关系看起来有所缓和,那到底能不能开互市做买卖?

  官方没给说法。

  但是王廷很快就宣布,之前试行的新税将在秋天之前取消,重新推行休养生息之策,税率也恢复为最初的三十税一。

  收税的目的在于筹钱打仗,现在军饷不仅有了还冒尖儿,当然税率就要往下调整,减轻国民负担。

  与此同时,还有一大批修造路桥,鼓励农耕、工商的细则出台,飞快转移了人们的注意力。

  ……

  消息刚刚公布,徐广香就找上了云崕,难以置信道:“这样的协约,居然、居然也能签定?”怎么算都是魏国吃亏啊,结不了盟还得倒贴六千万银。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