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百三十八章 另起炉灶_重生之平行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发,他在江东的人脉和资源都远远超过西川。舍近求远,舍易求难,不像是生意人应该有的做派。

  “西川?好,有志气!”

  温谅当然不是为了逞能,选择西川而不是江东有各方面的考虑,最重要的一点,正因为他在江东的根基太深。合资公司的策略一旦出了些许差错,很容易被人构陷,拔出萝卜带出泥,一栽就栽一大片。

  不过这些就不用跟左敬详细解释了。温谅转过话题,道:“左伯伯,我听说省里准备建原油码头?”

  左敬点点头,道:“还在规划中,要不要真的上马各方还存有异议。怎么,你刚从京城回来没几天,就听到风声了?”

  “想不听到也难,到处都在传,说关山和灵阳争的厉害,省里的几位领导差点都打起来了……”

  左敬微微叹了口气,道:“一点风吹草动,传出去就走了样,某些人心思不在为人民服务上,因私废公,到头来有损的还是政府的形象。”

  “您觉得灵阳港拿到这个项目的把握大不大?”

  “二十个亿的投资中有十三亿由省计委和财政厅统一筹措调拨,分三年三期逐步到位,所在城市承担另外的七亿。灵阳的优势在于不缺这个钱,但劣势也在于不缺这个钱。”

  虽然左敬没有明确回答,但温谅表示明白。灵阳这些年发展迅猛,已经成为江东省最大的经济体,但在讲究共同富裕的国度,很多时候上位者要考虑的是如何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全省经济的整体突围。所以灵阳的优势此时反而成了劣势,可以想象一定会有人嚼舌根,说一些譬如“你吃了肉,总得给别人留口汤”“好处总不能都让你占了”之类的怪话。既然这次的投资由计委和财政出了大头,他们也得考虑一碗水端平,不能不顾及方方面面的声音,

  这是生意,也是政治!

  不过这些都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在国内,最终拍板的是人。吴文跃毕竟是一省之长,说话的分量非尹清泉可以相比,如果于培东始终保持沉默,加上陈宗智、顾时同和庄少玄等人的参与,灵阳拿到这个项目的可能性远远低于关山。

  左敬当然知道这一点,但他不得不争,不能不争。要是于培东下届真的卸任,谁能拿到这个大项目,在换届的时候手中就会多一些筹码,也就多了一些更进一步的希望!

  “与其一个锅里抢饭吃,不如另起炉灶……”

  左敬疑惑的看向温谅,不知他没头没尾的一句话是何用意,道:“嗯?”

  “归根结底,这块蛋糕还是省里的盘子,谁吃谁不吃,谁吃的多点,谁吃的少点,手心手背都是肉,当大家长的要考虑的方面太多,也太复杂。照我看,干脆撇开省里,由市政府出面引别的资金进来共同建设原油码头。不用花你一分钱,又对经济建设有利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