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344章 行政区域调整_抗战之红色警戒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修改扩大成了第七战区的三年计划。

  这个三年计划是一个调整期,未来的战区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十年计划。无论未来如何的变化,十年的长期规划就是为了建立起华夏的工业基础。周白所说的这些钢铁企业就是十年规划中的一部分,未来先锋军的地盘不止这些,十年规划中的钢铁企业也不止这些。

  “继续全面执行十年义务教育。并帮助那些学子重新回到北平等地来。”周白说道。

  在之前,面对着抗战烽火的燃起,华夏的大学出现了两朵奇葩。一个是西南联合大学,一个是特区的稷下学宫。两个地方集中了此时华夏大学的精粹。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从中走出了一批批的大师级人物。

  此时,当北平攻克后,西南联合大学的很多师生面临着两个选择,继续留下来,还是回到北平去。

  “我们要回到北平,我们的学校已经恢复了,那里有我们的校园,有我们的课桌,还有我们的图书馆。北平收复了,我们可以回去了!”李凡平大声对着下边的学生喊道。此时的西南联合大学还依旧租住着蒙自的海关、昆明的昆华农业学校、迤西会馆为校舍。虽然7月份刚从昆明城的西北角购买了124亩荒地,但校舍还没建起来。正在建造的,除了食堂和图书馆外,也都是土墙茅草顶或者铁皮顶,极为简陋。

  居住的简陋不要紧,但实验室、图书馆同样因为条件缺乏简陋,对于稷下学宫内同学的来信,他们也是极为羡慕。但限于各种理由,一直没有过去。此时闻听北平收复,他们自然盼望着回到原来的学校。

  “北平附近还有曰本人的军队,关东军还在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南下,到时候,难道我们再逃亡一次”有人反驳道。

  “逃亡不,那里有先锋军一直在作战。难道你没有听过电台的广播,他们的战绩让曰本人胆寒。曰本人来了,我们的身边还有他们。就像以前先锋军说的那样,此时的北平也处在抗战的第一线。我们也要到抗战第一线去,就像稷下学宫的那几个同学一样,即使在战火硝烟中,照样能够学习读书。”李凡平高举起手臂大声疾呼道。

  若不是他的家人也来到了昆明,生病的母亲需要人来照顾,使得他脱不开身,他早就去先锋军的特区了。他的同学里边,有的直接加入了先锋军,去前线杀敌;有的在特区内当了支教老师,培养教育着新的一代;有的进入了稷下学宫,在众多大师的指点下,继续刻苦钻研。

  虽然他从长沙来到昆明,依旧没有一曰辍耕,但他总觉的少了点什么。

  “什么呢”他问过自己很多遍,今天他突然想明白了。

  抗战之红色警戒章节列表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