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5.颍水之畔,元宵文会_红楼志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颍川乃文华天宝之地,钟灵毓秀,人杰地灵。出过很多名人,有过许多世家:陈、荀、钟、庾、林、郑、黄。

  自汉时起,陈姓便在颍川扎根并发扬光大,积攒了近一个半世纪的福泽气运。直到西晋末年,中原板荡,军阀混战,民不聊生,许多士人、百姓纷纷南迁到长江以南没被混战波及之地,逃避战乱。

  颍川陈氏并着林郑黄等世家也一路南下,到了浙江、闽中等地安置,休养生息。

  及至南朝末代,陈氏果断地将大半族人北上,回到颍川这个气运蓬勃的发源之地。

  后来无数次朝代更替,世家也遭受了许多磨难与打压,再不复汉时之辉煌。

  陈姓之势力大多在南方,在更北的京畿之地并无深厚根基,这也是方彦华敢开口索要蜂窝煤方子的根据之一:云字号在京畿一带根基薄弱,满足不了赈灾的需求。

  然而这只是陈家表面上的势力,自从迁都大名府后,陈家便开始暗中布局渗透。如今世人们所看到的颍川陈氏的实力不过是冰山一角。

  如今颍川以陈氏独大,还有钟、郑、黄等许多家族,在颍水一带耕读传家,商贾致富。

  夏朝顺治四年春,元宵佳节。

  颍川陈氏子颍于颍水之东畔望江楼设宴,广邀颍川名士前来畅谈文事。

  是日,颍水之上天朗气清,春风和煦。及日中,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佳肴美酒以宴客,丝竹管乐以助兴。

  各世家接到陈颍的请柬,得知陈家这位小魔王要在元宵当天开一次文会,召集各家年轻子弟前往望江阁探讨学识,交流科场经验。

  各家也都乐意卖陈家一份面子,带了家中年轻一辈前来参加文会。

  待方彦华应邀而来,见到望江楼内诸多名士,高谈阔饮,畅谈古今,不由得感慨江南文风之盛。

  陈颍引着方彦华到客座首位处,向在场众人介绍道:

  “这位是方大人,隆康朝进士,现任工部尚书。今日赏光前来指点我等志要科场扬名的学子,大家可要抓住机会,若是得了方大人看中,将来必是前途不可限量。”

  席间各家小辈们听了此话个个激动不已,这位方大人可是一部之尚书,若是得了他的青睐,将来官场之上岂不是一片坦途。纷纷下定决心要好好展现自己的文采。

  介绍完方彦华后,陈颍回到主座,举杯道:

  “小子陈颍在此感谢诸位长者能在这元宵佳节赏脸前来。小子今日办此文会,想让在场的莘莘学子交流学习,共同进步。还请诸位长者能够不吝指教,也祝各位学子能够科场扬名。

  谨以杯中酒敬之。”

  众宾客皆举杯相敬。

  宴会就此开始,佳肴美酒供应不绝,场中时有歌者歌之,时而舞者舞之,助兴添彩。气氛逐渐欢腾热闹起来。

  有兴致酣然者仰头饮尽杯中酒,踉跄着下场刷了套醉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