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91章 188.他无脑A了上去_谈个恋爱就出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老规矩老规矩,先开防盗,大家最后刷新就行。

  大家可以明天上午来看。扑街写手只能这样拯救一下自己了。)

  克尔凯郭尔描述生活和经验的不同模式,这为后来的两部主要作品打下了基础,正是这两部作品确立了他作为宗教思想家的声誉:一本是简洁而相对浓缩的《哲学片断》;另一本是大部头、重复性内容很多的《最后的非科学附言》,书中充满了论战。这两本书和前面的著作一样,以笔名发表,所使用笔名为约翰内斯·克莱马克斯(攀登者约翰)。不过与之前不同的是,克尔凯郭尔的名字也改头换面地出现在这里,署为两部作品的“编辑”。无论这一改变有什么确切的意义,至少我们有理由认为,在这种情况下,他希望读者明白这些观点是他自己的:他意在尽可能明确而有力地表明,“思辨哲学和基督教之间的误解”的真正意义是什么,而他相信,在自己那个时代的知识视野里,这种误解普遍存在。他的审美著作表明——尽管是间接地、暗示地——不同的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如何加深了这种误解。不过,核心任务仍然是描述其基本特性,引出其基本前提条件。这就是他现在赋予自己的任务,为此,他选择黑格尔以及受到黑格尔影响的人们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尽管非常关注同时代思潮,他依然认为自己的分析不仅与那个时代有关,而且还具有更广阔的含义。实质上,他所讨论的问题关系到宗教信仰的本质及其与人类思维及理性之源泉的关系。至于这些问题以何种方式出现在实际选择这一层面上,《恐惧与颤栗》中已经提到。在《片断》和《附言》中,它们会再次出现,但背景变了,具有重要性的不仅仅是伦理范围和道德推理的界限;在这一背景下,首要的话题是基督教具体意义上的信仰,而不是亚伯拉罕的故事引出的信仰问题。

  在这两本书的背后,我们可以看到18世纪两位思想家的影响。在克尔凯郭尔眼里,他们已经着力探讨了基督教信仰某些重要的方面。其中一位是哈曼(1730——1788),一个特立独行的思想家。克尔凯郭尔在学生时代接触到他的著作,认为他对理性主义毫不妥协的批判——在神学和其他方面——令人大彻大悟。另外一位是莱辛(1729——1781)。克尔凯郭尔是几年后在阅读施特劳斯的《基督教信仰》时看到莱辛那篇影响深远的论文《论精神与力量之证明》的。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会提到哈曼对他的影响的意义;眼下要探讨的是莱辛在其论文里所阐述的观点,因为克尔凯郭尔清楚地指出,这些观点构成了《片断》和《附言》共同的论辩起点。

  莱辛讨论的基本主题关系到以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