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八章 我们去临安府 (二)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那么为什么大宋就发展不出真正实用的四轮马车呢?难道一个小小的转向装置就这样难吗?

  这里面是有原因的。

  南宋时期,他们生活的这块土地河流数量多,流程长。总体流域面积在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50000余条,1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580条,大于1万平方公里的79条。

  这块大陆地的面积约与欧洲及美国相近,然而大河的数量却远远多于欧洲和美国。

  它地势西高东低,河流走向多为东西向,东西水路交通便利,虽然南北方向缺少大河流,但各大河流多南北走向的支流,各支流彼此平行,间距平均。

  特别是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解决了东部地区南北运输问题,其他地区虽无大的南北向运河,但各支流间不长的路途,使得对四轮马车这样用于陆上长途运输交通工具的需求并不迫切,自然条件促使这块大陆的古代人更倾向于通过水路运输解决交通问题。

  况且,无论四轮马车比两轮马车在载重量上有多大的提高,与船运相比,两种工具的运载量有天壤之别,并且,船运依靠自然之力,比马车依靠畜力更经济。水路运输不需要建立专用的交通枢纽,沿河的城市和村庄都可以成为天然的补给站。

  所以南宋时期主要以水运为目标,建立了庞大复杂的水路交通网,发展了先进的造船技术,这反而使陆路运输,尤其是长途陆路运输未能得到重视,或者说,不需要。

  这里还有一个运输的成本问题。

  这块大陆自周以来有“家天下”的概念,春秋战国时期虽各自分封,但仍是周天子下的诸侯。自秦以来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尽管之后不时分裂,但统一仍是主轴,是历朝历代统治者追求的目标。这些统治者需要面对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如何在疆域如此辽阔的帝国内实现大范围大运量快速有效的物资传送。

  古代欧洲诸国既小,人口也少,四轮马车能够迅速满足国家范围内的相对较远距离大运量运输,但是在这块大陆上这是远远不够。

  大宗货物,尤其军需运输及赋税,因为这块大陆古代的赋税和俸禄多以实物缴纳和发放,远距离运输如果用四轮马车来完成,所付出的代价将远远大于水路运输,成本实在高昂。

  这一情况也使这个民族的人对将马车大规模应用于陆路交通失去兴趣。

  这一些可能也是导致马车、尤其是四轮马车在这个大陆未能应用的主要原因,当然,在道路铺设工艺、车辆制造工艺上的不同,也对此结果产生了影响。

  不管怎么说吧,他们算是为大宋补上这块技术的短板了,但是大宋能否在意这个技术,他们才不关心呢。

  其实他们还可以坐船去临安府。

  以前,牙郎马云向大家介绍说:“若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