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一十三章 非正常的征婚启事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诗正是这样,它能言志亦缘情,可以表达难以言述之状,还能作结缘之便。

  最有名的是通过红叶题诗征婚。

  这个和唐朝大诗人顾况有关……他为人所知更多的还是因为他和诗人白居易之间的一个故事。

  当年白居易十六岁时,拿着自己的诗作去京城长安(应考。

  考前,白居易将自己写好的《赋得古原草送别》诗,呈递给顾况看。

  顾况看了诗歌作者署名后,笑道:“长安百物贵,白居大不易!”

  然而当他读到诗中“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诗句,又惊又喜,道:“有句如此,居天下何难!老夫前言戏之耳!”

  在顾况的赏识下,白居易中进士,从此名扬天下。此事亦传为美谈。

  而在他年轻时,曾于东都洛阳与宫人以梧叶漂诗。

  某日,他与诗友在宫城外的园林水边赏春,见流水中漂来一片梧桐叶,上面写着:“一入深宫里,年年不见春。聊题一片叶,寄予有情人。”

  这个池水是从宫中流出来的活水,诗必是宫中怨女所题。

  那个时候,唐玄宗正专宠杨贵妃,平时多居长安,即使到了洛阳,也无暇恩泽其他,许多宫女从入宫到白头都无缘见天子,当然想通过“非正常”办法,以诗征婚来解决自己的婚姻。

  第二天,顾况特意绕到宫城另一端,从上游漂下去他的回复:“花落深宫莺亦悲,上阳宫女断肠时。帝城不禁东流水,叶上题诗寄予谁?”

  不知顾况后来是否又去下游等诗,或是未等到,十几天后,其他朋友又去那一带游览时,拾得叶上诗云:“一叶题诗出禁城,谁认酬和独含情?自嗟不及波中叶,荡漾乘春取次行。”

  当然,非正常的办法也许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顾况无缘桃花……这段树叶漂流故事无疾而终。

  不过也非完全无用,为以后其他的漂流情缘奠定了基础。

  唐玄宗知道了这件事后,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便将东都宫女遣散不少,以减怨愤。

  安史之乱,东都尽毁,唐朝的皇帝不再东游,而宫女题诗漂叶的“传统”一直延续下去。

  一百多年以后,卢渥去长安参加科考,路过与宫内相通的水渠时,看到沟边有片红叶上写有诗句,“水流何太急,深宫尽日闲。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

  见是宫内“神仙姐姐”所写,卢渥急忙令仆人捡起来,亲自好好收藏。

  这片红叶从此成了他的挚爱之物,有时候拿出来观瞧,有时与朋友一起玩赏。

  彼时已是宣宗皇帝在位,他和玄宗一样,好音律,有极高的音乐修养,但比玄宗自律,他不沉迷于女色,更不像玄宗那样宠幸乐人,生活崇尚简朴,可谓中兴之皇。

  于是宣宗放出宫女若干,除了乡贡的举人,允许她们许配任何官吏、“公务员”。

  而卢渥中举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