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百一十五章 当官不发财,请我都不来!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天才壹秒記住『愛♂去÷小?說→網』。

  牙人渡海到日本招工是一个好生意,但是路程有些太远了……还不如去山东地区碰碰运气,流求商人有句话说的好啊,天底下就没有用不上的劳力,有多少要多少!

  这还真是事实,无论有多少人涌进流求岛,似乎总能快速找到工作……那些劳力就像是一盘清水倒到了河滩上的沙地一样被吸纳干净了。

  对牙人们来说,普通劳力也许不算能挣到太多钱钞,但是要是能挖出几个大工匠到流求岛或到山东地区就能收到大收获……要不就去北方山区里招更廉价的劳工,由于成本问题,所得也是不菲的。

  所以,当时,老贵他们想找牙人去北方招募劳工的生意,很快就有两三个牙人跳出来接手了。

  他们收下老贵他们的定金后,带着一些必要的生活物资,推着十几辆独轮车向着北方前进了。

  他们使用了流求式的独轮车,这种车比大宋式的轮子小,而且使用了轴承,更加灵巧和方便,相比之下也更能装货。

  他们事先商量了一下,分头行动,以免形成恶性竞争,而且也不吸引地方政府的关注。

  那时,鞑靼的大军还没有到来,他们受了一些地方上的各种盘剥后,真的带出了不少劳力。

  他们许诺的工钱把那些人都吓了一跳,对他们来说,一个月的工钱足够他们半年的花费了。

  而且,他们还男女不限,老少不限,只要能跟着他们自己走,他们都带着……到时候工钱上再说呗,人带着也不费事。

  这些牙人胆大而心细。

  他们带着不少的鲸鱼油、咸土豆泥,还有玉米面大饼子和木薯干,这几样都比较好存放和运输,而且价钱低廉之极……只要再烧上一些开水,完全可以充当劳工们的口粮,添饱肚子保持体力,走着到达山东地区应该没有问题。

  这几年中,这个时空的粮食总量远比真实的历史中要好太多了。

  小麦种植是粮食作物中投入产出比最小的一种,基本上算是一比五,这需要更多的旱田;水稻的产出比大,但是需要精耕细作,特别是对环境要求比较严格,而且中间的田间管理也需要更多的人手。

  土豆、地瓜、木薯和玉米的产出比更大,相对精耕细作和特殊环境的种植要求来说,它们这四样农作物说是救命的神粮也不为过!

  这里还不算从流求传出来的优秀水稻种子!!

  所以,在粮食本来就不算太缺的大宋境内,说现在粮食的产出算是富足也不为过。

  粮价的低廉促使了手工业的发展……整个大宋的商业发展更加快速了。

  但是,这只是在大宋的境内发生的变化,北方地区,或是更北一些的地区所受到的影响不够多。

  北方的粮食问题依然存在……这当然也是牙人们敢于向北方深入,相信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