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七十二章 如何渗透大宋官场?_与南宋同行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吴大鹏他们根本不知道大宋官场深层次里的那些龌龊事……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开始琢磨大宋的官场。

  吴大鹏早在那面的世界时,就是一个精细的人,他一直认为,你可以在官场上没有靠山,但是,你必须要了解一些各层次里的代表人物……他们的起起落落就代表了整个官场的动向!

  当他发现一些代表人物越来越喜欢发表一些偏左的言论,而且为此还得了重用时,他就知道不好玩了……这也许是他力主移民的一个理由,当然,有钱了才是关键。

  吴大鹏为大宋官场制作了一张大表,几乎涵盖了整个中央到地方的官僚体系!

  图表上列出了枢密院与中书门下的主要官员,还注明了他们的年纪与出生地。

  其它的如同三司使、内侍省、翰林学士、诸寺监、馆阁学士、监察机关等机关单位里面的主要人员也都列上了表上……甚至还正在编写重要地区的地方官制里的人员……

  宋子强看了半天,说:“你这是闲的吗?内侍省、翰林学士、馆阁学士这屁用没有的单位你写他们干嘛?记那些观文殿大学士、资政殿大学士、端明殿学士之类的废人有啥用?!”

  万士达和吴大鹏都没有理他的话,万士达说:“……三十岁以下的,连十分之一都没有占上?”

  吴大鹏叹了一口气说:“就算是有,也只是有官位。”

  大宋的中央官制自有自己的特色。

  总的特点是宰相的权力就越来越小了,权力越来越集中到大宋官家手里……可以认真负责任的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加强是从宋代逐步发展的。

  整个中央官制是用设官分职、分割各级长官事权的办法来削弱其权力的。

  这样,有些官只是空名,所谓“官”,其概念只是拿俸禄而已。

  这类官有两种情况,第一,在宋太祖、太宗统一五代十国的过程中,留用了大批各国旧官员,使他们保持官位,领取俸禄,但不使掌握实权……只对其中认为可靠者安排一些实际职务;第二,对于宗室、外戚、勋旧,也仅授予高官,优加俸禄,而不给实职。

  到了大宋真宗时,便把这些措施加以制度化。

  按照这个制度,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

  “官”只是说明他可以领取俸禄,而职才有实际的权力。

  每个机关彼此互相牵制,“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

  例如左、右仆射、六部尚书、侍郎、大夫、郎中、员外郎、卿、少卿等,在成为官阶的名称后,就失去了原有的意义,不再担任与官名相应的职务。

  这些官名只用作定品秩、俸禄、章服和序迁的根据,因此称为正官或本宫,又称阶官或寄禄官。

  其中有文资、武阶的区别。

  差遣是指官员担任的实际职务,又称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