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16章 小过与大善_神话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皆是朽木。”

  刘协心中一动,莫名的松了一口气。

  “可是,如果将陛下这样的天生圣明排除在外,殿下能以稚童之年做出这样的成绩,足以和历史上的任何一位明君相提并论。殿下又何必自责若此?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臣等之所以一直未尽忠直之言,并非想做乡愿,而是希望殿下能自明自悟。只有殿下自己明悟,才是真正的知错,才能真正的悔改。”

  刘协松了一口气,脸色缓和了些。

  “殿下,臣大胆推测,陛下放戏志才回到中原的那一刻,大概就已经知道他会来夺剖鲧吴刀。之所以不加以阻拦,无非有两个目的:一是看殿下的境界有没有提升,能不能战胜戏志才。二是在不敌戏志才的情况下能做出何等反应,能不能担起重任,是不是一个有合格的储君。”

  刘协苦笑一声:“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陛下可能要失望了,我既不是戏志才的对手,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储君。”

  “不然。”陈群摇了摇头,一脸严肃。“殿下不宜妄自菲薄。殿下做得也许不够,却也不算太差。否则,陛下不会保持沉默,他会直接免除殿下的监国之权。之所以不表态,就是希望再看看,看看殿下能不能做得更好。”

  “我能么?”

  “臣刚才已经说过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殿下有小过,亦有大善,两相比较,堪称贤明。”陈群顿了顿,又道:“治国如修行,谁也不能自己不犯错,不走弯路。犯错不可怕,走了弯路也不可怕,怕的是执迷不悟,知错不改。夫子有四绝: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殿下当铭记在心,时时对照。”

  刘协沉思片刻,掀被下榻,正身直立,对陈群深施一礼:“幸得长文贤父子为师友,协幸甚。”

  陈群恭敬的还礼。“殿下折节下士,谦卑为怀。臣父子能与殿下相处,亦深感幸甚。愿殿下亲贤臣,远小人,任贤使能,励精图治,则天下幸甚,大汉幸甚,万民幸甚!”

  十月末,草原由碧绿变成了枯黄,刘辩也回到了弹汗山。

  历时三个月的西征已经结束,太尉董卓在稽落山大破鲜卑联军,征北将军杨凤横行千里,重创红日部落,迫使西部鲜卑最大的部落红日部落随和连一起西迁,与并州、凉州接壤的西部鲜卑草原正式被纳入大汉疆域。

  消息传出,草原上顿时热闹起来。那些实力有限,不足以和汉军对抗的鲜卑小部落人心惶惶,有的被迫撤离,远避汉人锋锐,有的则权衡利弊后向汉军投降,愿意做大汉的子民,以免遭到汉军的攻击。而沿边的汉人则欣喜不已。没有了鲜卑人时不时的骚乱,他们可以安心的耕种放牧了。

  太尉董卓年高,在完成了这次战役后,光荣致仕,回陇西老家颐养天年。

  太尉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