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31章 李大美上门_重启1978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虽然关于黑洞理论的设想听起来很精彩,北大的物理竞赛还是与中科大他们拉大了距离,作为最早的先行者,宁铂他们的知识更扎实更全面。

  物理竞赛得了109分,在这一环节排第四。

  除了中科大,前面还有青华、复旦。

  这个成绩其实已经让赵君梅满足了,张龙翔校长觉得自己学校的潜力还能再挖一挖,跟物理学院的几位老师商量,他们为难地说:;接下来的考试应用我们帮不上忙,只能看他们临场发挥。

  休息了十分钟,张卫东和丁从龙被老师们抓过来耳提面命,赵君梅对他的徒弟说:;做得不错,没给你老师丢脸,至少在现在看来,咱们学校不会是最后一名了。

  张卫东嘿嘿笑了,赵君梅又说:;最后一项也不用太耗费脑子,你又不是物理学院的,就是输了丢的也不是咱们的人,而且有了前面的表现,你已经超额完成我的任务了。

  这后腿拖的,真是亲老师。

  又到上场的时间,这次的应用是要求各个学校将物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做一个小发明,用时同样是一个半小时,时间已经来到了晚上七点。

  长时间的脑力活动,参赛的少年都很疲惫。

  ;丁从龙,这一题你有什么想法?

  丁从龙翻白眼说:;不都是你拿主意吗?

  ;你知道我是文科的,实际应用当然要你来牵头做。

  傅紫莹好奇问他说:;这不像你,你怎么退缩了?

  ;我没做过,不会行不行?他丝毫不掩饰自己的缺点,丁从龙说:;行,那就按照我的想法来。

  不出所料,今天的的实际应用,有人做了永动机,有人做发电机,都没有什么创新,丁从龙做的是简易发电机,场上放眼过去,有一半是做发电机的,另一半,当然是永动机。

  丁从龙的理论水品显然要高过实际动手的水平,很多活都是张卫东实操的。

  最终,北大在这次的竞赛中,夺得了第二名的成绩,仅次于中科大,为什么能有这样的成绩,张卫东的在最后一项中虽然没出头,但相比起十几岁的孩子,他的动手能力要高过他们太多。

  (为免尴尬,作者改了开始的设定,这一节删掉了,突兀之处,见谅。)

  好几个学校的学生都和丁从龙一样,理论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差,手无法把脑子里的东西表现出来。

  九点钟宣布名次,北大这边败给中科大取得了总分第二名的成绩,可以说虽败犹荣。

  会后,很多人走向张卫东,询问他关于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的想法,至于黑洞的说法就太新奇了,黑洞理论是霍金1976年提出来的,张卫东后来的说法霍金要晚很多年才会提出来。

  他关于黑洞物质的描述,让物理学家们很感兴趣。

  丁从龙见文科班的张卫东成了全场最受欢迎的人,闷闷地坐在凳子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