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章_失落的桃符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行使厌胜——轻则流放数千里,重则处死!

  唐朝大诗人杜甫更是有一首诗,单道这厌胜术:君不见秦时蜀太守,刻石立作三犀牛。自古虽有厌胜法,天生江水向东流。蜀人矜夸一千载,泛溢不近张仪楼。灌口损户口,此事或恐为神羞!

  明、清之际,厌胜之风也大为盛行,尤其为皇家所看重。现在咱们去北京故宫的紫禁城里参观,也能看见故宫里主要建筑的正脊正中都放有“镇物”——太和殿上的金钱、金银铜铁锡锞、金银铜铁锡牌、五色宝石、五经、五色缎、五色线、五香、五药、五谷等等。这些全都是厌胜术中的好厌,保佑国富民殷、盛世太平的。

  所以说,厌胜术,从古至今,传承不绝,并非是子虚乌有的事情,更不是笔者杜撰来的。只是新中国建立之后,会道门被取缔,数十万会道门的核心人物被判刑,这些东西才渐渐消亡,人们知道的也就少了。再加上现在无神论普及,大家多不相信这些东西,所以厌胜术的市场也小了,但是我们挂在身上的佛牌、金牌、玉佩——那些用来保佑我们自己的东西,也全都是厌胜,只是很多人不知道其前因后果罢了!

  而在民国时期,厌胜术(鲁班术)差不多算是普及的知识,提起来,几乎可以算作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文彦莱祖上是书香门第,前几代还有在清政府做过官的,后来风云突变,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中华民国建立,文家的人才开始经商,做起了生意人,但是这文彦莱从小也是读过许多书的,知道不少历史上的事情,这巫蛊之祸,他并不陌生。

  所以文彦莱知道大台柱也不全是胡说,但是他的话,似乎也不能全部相信。

  万一这人是知道文家和柳家底细的,故意来挑拨是非,从中取利的骗子呢?

  文彦莱沉吟了一阵,便问:“那道长能不能看出来,对头给弟子下的厌胜是要破财呢,还是要害命,又或是其他的?”

  大台柱一听这话,就知道文彦莱是个精明人,他并不全信自己的话,是要看看是否应验,然后才信。

  大台柱也早有准备,道:“单从现在的木气盛衰程度来看,是破财,但是时日若久,恐生异变!贫道这里有一法,倒也可解……”

  “要是破财,倒也无妨。”大台柱还没有说完,文彦莱就先笑笑,道:“钱财本乃身外之物,弟子家里最不缺的就是钱。不如先观望观望再说。万一道长看走眼了,弟子这边看走眼了,那岂不是要坏了乡邻之间的情分?”

  大台柱一听这话,就知道今天是骗不到钱了。

  嫁祸没有成功!

  但是他也不能再勉强下去了,勉强下去,必然会让文彦莱生疑!

  于是大台柱站起身子,打个稽首,高诵一声:“无量寿佛!施主真乃厚德之人!贫道佩服,佩服!这样吧,贫道是四处游荡的闲云野鹤,居无定所,不知道何时还能再过贵宝地。贫道就留下一道符,施主惠存,若是他日有求于贫道,可在晨朝时分,焚香三炷,放铜盆,烧化此符,贫道即便是远隔千里之外,也必能感知,届时一定再来。”

  说着,大台柱拿出来一张符纸,递给了文彦莱,那符纸上画的是什么,其实大台柱也不知道,是真正的鬼画符!

  文彦莱心中是半信半疑,表面上却恭恭敬敬接住了那符纸,嘴上说:“道长真是有道高人!弟子多谢了!今天就在弟子家里安歇,晚上弟子大摆筵席,为道长接风洗尘!”

  “无功不受禄,更何况出家之人,岂可贪恋口欲?”钱没有骗到手,哪里还有心情去吃饭,大台柱摆摆手,道:“贫道这就先告辞了,后会有期。”

  说罢,大台柱也不再停留,一甩道袍,飘然而去,文彦莱在后面感慨道:“真是鹤骨仙风啊!”

  等大台柱出了门,文彦莱就找来管家,吩咐一番:“找一个机灵的小厮,去柳家看看,有什么古怪的事情,立刻回来报我!”

  大台柱回去之后,在泰山面前骂了文彦莱一通,说这人狡猾,白费了自己一嘴的吐沫星子。看来是虚骗不成,要下实招了。泰山点点头,那就下实招!读书免费小说阅读_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