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章 多事之秋(十二)_重生之雍正王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选贤任能以匡国家,便是考卷里的时文一节亦是着天下士子策议朝政,臣确有与诸生议论弊政之说,但绝非为一己之私,心怀怨怼。王爷岂可听信什么人的一家之言?!”胤?听他语锋直指赵申乔,内里虽是赞了他一句丈夫之气,面上却还是肃然,言语间也依然想再点拨他一番,便道:“堂下放肆!何来弊政之说,恩?殿试魁首之选,向来是皇上乾坤独断,也是你区区一介翰林议得的么?”

  戴名世一脸恬静,直视堂上胤?道:“臣向无有不恭之心。士子为国朝根基,自当参议政事,正言直谏,近死辱而远荣宠,此方真忠于君上。”胤?见他便就一副轴样儿,此刻认了死理油盐不进,便蹙了眉头,再欲开口,一旁赵申乔已缓缓道:“你方才倒是说得义正词严,只不知你效得是哪朝,忠得可是当今皇上?”胤?闻他言中别有深意,不禁侧目,缓声道:“皇上着我三人审理此案,总宪不妨明言。”“是”赵申乔在座位上略一欠身,道:“本官且问你,你《南山集偶抄》中可有一篇《于余生说》?”戴名世似有一瞬间迟疑,终还是冷哼了一声算是默认。赵申乔见状倒也不以为意,又道:“若是本官没有记错,其中可有‘今以弘光之帝南京,隆武之帝闽越,永历之帝西粤、帝滇黔,地方数千里,首尾十七八年,揆以《春秋》之义’句子?”看着戴名世不由自主僵硬的面容,赵申乔不禁又露出之初那一丝讥诮:“你在文中提及‘昭烈之在蜀,帝?之在崖州’,这存得是什么心思?再有‘近日方宽文字之禁,而天下所以避忌讳者万端’你难道不是在影射当今?又如‘不久而已荡为清风’,这清风两字何指?‘故家旧臣、遗民父老’‘使一时成败得失与夫孤忠效死’之句,你是哪朝的遗民父老,又要为哪个孤忠效死!”赵申乔稍稍一顿,观戴名世渐渐苍白的面孔,脸上讥诮之色更浓,接着道:“你既如此留恋前明,如今又参与科举,拿着本朝的俸禄,却散布此等狂悖大逆之言,这便是你的正言,便是你的远荣宠,便是你的忠于君上不成?”这一席话说得甚为诛心,也正是一举击在了戴名世的软肋之上。戴名世半生蹉跎,而立之年尚可因“斯世,无可与语”,逢授知县而不就,可到了知天命的岁数,终还是抵不住金榜题名之惑,点榜眼而授翰林,面上虽是光鲜,可心内深处却始终觉得自己是贪图富贵而至晚节不保,当下面色更是青红相接,难堪之极。

  及至此时,齐世武,张志栋也是面上沉了。之前两人对《南山集》亦只是匆匆读了一番,原不过以为这是个狂生发发牢骚而已,眼下赵申乔抛出的却是形同悖逆的族诛大罪,忆及顺治朝及本朝早年文字之事,牵涉之广,量刑之重,怕是稍有不慎,主审也得吃挂落。此间众人,雍亲王是皇阿哥,自然不会因此得咎,赵申乔又是主诉,有功无过,自己二人可就难说了。

  事到如今,连得胤?也是暗自叹了口气,怕是他再想维护戴名世亦是不成,反是给自己招祸了,稍一思量,便道:“此事牵涉重大,本王着意隔日再审。”于几人稍一眼神交会,一拍惊堂木,“退堂!”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