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十二章 朝堂混战_大明之崛起1646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这了,正露天站着。八月的拂晓还算凉爽,这班大臣三两一堆地聊着天。

  待到鼓响,众人入午门。

  苏承羽抬眼望去,前方楼阁上一块金匾,上书三个大字“奉天门”。不过无论是午门还是奉天门,都比故宫的要小了数倍。

  鞭响乐起,隆武帝驾临。众臣走入御道参拜过后,朱聿键环视众人,见没人有要紧事,便偏头看了庞天寿一眼。

  太监立刻捧了早已备好的圣旨高声宣读:“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着南京、徽州等处残部,暂编老弱兵士一营,舍生御虏,朕本欲使其归乡修养,然社稷多难,转令陈王世子统军于天兴府远郊整备,克日往赣南杨廷麟部协防。着工、户部即供一应军器钱粮。钦此。”

  话音刚落,就有人跳了出来,乃是光禄寺少卿王忠孝。

  他扯着嗓子道:“陛下明鉴,陈王世子乃皇室宗亲,怎能领军?!”

  马上又有人道:“陈王世子久居天兴府已经违制。”

  “臣以为,不合祖制……”

  “臣也以为……”

  朱聿键挥手道:“眼下社稷危难,怎能拘泥成法?纵皇室宗亲,此时不为国家出力更待何时?”

  立刻就有人接道:“祖制不可轻改啊!”

  大学士朱继祚扫了眼隆武的脸色,出班拱手,“臣以为,祖宗规制乃定于太平盛世,如今时局动荡,正是人尽其用之际。匹夫亦不能避其责,况皇亲国戚乎?若现下还在此计较出身门第,处处掣肘,我大明危矣!”

  立刻又有几名隆武的心腹大臣站出来附议。

  此一波未平,还是王忠孝又高声道:“臣启陛下,一营老弱兵员,何须徒费财物。江西清军剽悍,以精兵敌之不可,奈何弱兵?臣以为,不若遣散此营,省下钱银犒军仙霞关守将。”

  朱聿键在圣旨中提到老弱之兵无非是不想引起郑芝龙注意,却不想被抓住话柄,只得含糊道:“江西吃紧,这些兵有临敌经验,整备一番守城应合用。”

  又有一名武将出列,道:“陛下,臣以为,若为助守赣州虑,不宜在福京整备操练。”

  “那要怎样?”隆武没想到这事会如此啰嗦,没好气道。

  “臣以为,若要增援江西,不如将此营拉至赣南整备,就近操练备战。”

  此人言毕,绝大多数武将立刻站出来,齐刷刷道:“臣附议。”整朝武将无不投靠郑氏,由此便可见一斑。

  “赣南毗邻战场,岂能安心修整?”朱继祚忙迎击道,“且武器辎重补给也不如在福京方便。”

  “临战之地方可使士卒不至松懈。至于补给,从赣州杨部堂那就近抽调几车给新营,当甚为便宜。”

  又是一阵附议之声。

  “世子领军不合祖制。”

  “老弱士卒当发放安家银,就地遣散。”

  “……”

  武将都是郑芝龙的人,而文官虽多半是朱聿键的人,但有不少还在蒙圈,也有一些迂腐之人觉得的确不能违反祖制。一时间,郑氏一党的人明显占了优势。

  那些不明就里的官员都暗自纳闷,不过一营兵的小事,怎么搞出如此阵仗。

  黄道周始终没有出声,从他听到圣旨要陈王世子练兵开始,便已微微皱眉,若有所思。

  朱聿键脸色越来越差,少时,他终于忍不住一把拍在龙椅扶手上,怒道:“朕要北伐你们一个个都不出声,现下练一营兵而已,却都出来聒噪。朕意已决!就由陈王世子在天兴府练兵!”

  他转头示意庞天寿,“念下一道旨。”

  “咳。”洪旭干咳一声站了出来。

  朱聿键扫了他一眼,“忠振伯是要反对吗?”

  “哦,臣对此并无异议。”洪旭不紧不慢道,“臣,是要弹劾陈王世子。”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