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七章程昱出山_末将在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的反叛,说起来也是迫不得已――二十天前,他受到了车骑将军袁绍的一封信,暗示他运用手中的兵力,占据洛阳,自称兖州太守,设法成为山东诸侯和董卓势力中间的缓冲地带,这样一来,两派都要讨好他,他就可以四处逢源,坐收渔利。心中的态度和语气都很强硬,大有展示武力的意思。当时,朱?颇为犹豫,而且对于袁绍的刁难和要挟甚为气愤。不过,这的确也是个非常难得的机会,他在仕途上混了二十几年了,梦想的不就是飞黄腾达嘛。眼前出现了这么一个转机,他无论如何都舍不得轻易放弃掉,他隐隐的感觉到这有可能是他人生中最后一次机会,如果加以拒绝,将会终身抱憾,死不瞑目。踌躇再三,他还是横下心,决定冒险一试。

  经过同手下的司马、别驾反复磋商研究,朱?统一了一个在他看来比较可行的计划,这个计划是这样的:

  首先赶走弘农郡郡守杨懿,然后占据洛阳,上表请求册封为兖州牧,然后北连袁绍,南结刘表驱逐东郡太守曹操,全面占领兖州。正在这时,驻屯下邳城的徐州刺史陶谦陶恭祖与河内太守张扬,联名也写书信来,请求朱?自称骠骑将军,上尊号“太师”和董卓分庭抗礼。陶谦在书信中言辞恳切,字字真实,痛陈时弊,指点江山,大意是说,当今天下大乱,只有朱?能拨乱反正,建立功勋。朱?从生下来到此刻从没感到过自己原来是这么有用的人。于是就有些飘飘然了。

  急于这样的形势和局势,朱?决定首先从两个方面来实行他的计划,一方面派使者通知各地诸侯,如:袁术、刘表、刘璋、张鲁、公孙瓒、刘虞等人,声称自己要起兵讨伐董卓,让他们派兵、压粮前来助阵;第二上表朝廷,请求册封,并且数落董卓的罪状。

  令他没有想到的是,他错误的估计了形势,诸侯们说空话还可以,让他们出人出粮食可就太难了,等了半个月,除陶谦派来三千老弱残兵加五千斛粮草之外,其余的全都装傻充愣,没半点反应,朱?这才知道上了当,原来这些人把自己当成了抛砖引玉的砖头了,大祸临头谁都不管了。

  朱?这边一反,董卓立即做出反应,不到八天,西凉铁骑三万五千人马,已经抵达洛阳城下。司隶校尉牛辅,亲自到城下骂阵,劝他投降。朱?认为洛阳残破(被董卓的大火烧成了灰烬),毫无屏障,所以,连夜率军出城,将大军屯扎在‘中牟’,通知附近的州郡,号召讨伐董卓。何雷兵不血刃,占领洛阳,帅军入城。

  正牌的兖州刺史刘岱听说董卓大军压境,心中震撼,害怕牛辅趁机侵吞他的徒弟,跟济北国宰相鲍信商议,鲍信刚刚和曹操闹翻,正好无处容身,便建议他乘机把兖州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