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20章 激励机制_西晋小厨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项都在三五千钱。”又道:“绿绮琴和柯亭笛是卫某送给你的礼物,送人的东西哪有再收回来转卖的道理?你拿回去吧,改天吹首曲子给某听听便好。”

  梁绿珠的突然到来让卫平想到了“信用”这个词。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如果在后世遇到这种情况那就是信用破产,如果存在大量借贷关系,也许就会直接导致资金链的断裂。

  不过,这也给卫平提了个醒。在这个年代还没有钱庄,如果能开一家票号,既方便经商,又可以大量融资。但他很快又沮丧起来,没有合适的纸张和相应的防伪技术,就没有发行银票的可能。

  …

  却说吴三带了几名随从,一路上马不停蹄赶到顯城,求见刘渊,呈上书信。

  刘渊看完卫平的书信,并没有马上表态,而是挥手道:“来人,先带吴司马下去休息!”

  吴三只得起身告辞。他前脚刚走,首领刘景后脚便进言道:“部帅欲谋大事,战马岂可轻予晋人!”

  另一名首领呼延翼皱眉道:“卫平乃贾充之婿,部帅正当交好与他,若是断然回绝,恐有不妥。”

  刘景说道:“若是如此,更当谨慎!朝廷用马,自有兵部调配,何须他奋武将军自行接洽?其中恐怕有诈,部帅不可不防!”

  刘渊笑道:“卫平虽然年少,为人却是豪爽,怎会不顾结义之情,反行此不义之事?某知他素来爱马,当日某在京城时,人皆坐牛车,独他喜乘马。他欲购马,当为自用,无须多疑。”

  刘景还想再劝,刘渊已经摆手道:“某自有主张,汝不必多言!”

  …

  半月后,卫平得到吴三的回报,不由沉声道:“刘渊果有反意啊!”

  原来,刘渊答应卖三百匹好马上给他,价格也算公道,每匹五千八百钱,但有一个条件,不收金银,只要铜钱。将近一百八十万钱足有两千多斤重,运输起来可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如果折算成黄金则要方便得多,不过二百两而已。很显然,刘渊想要不是钱,而是铸钱的铜!

  尽管在当时,刀、矛、盔甲普遍使用了铁器,但铜仍然是一种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工艺水平不高,镔铁产量很低,而普通的铁器脆而易折,所以戈、戟、箭簇等依然大量使用青铜铸造。弓箭是匈奴人最主要的武器之一,刘渊只收铜钱的用意也就昭然若揭了。

  但是卫平管不了这许多,他首先要壮大自己。不过,裴慧、贾午两位夫人奉献出来的嫁妆中,铜钱只占了一小半,兑换铜钱又花了他不少功夫。十天以后,一支车队才离京北上。而与此同时,另一支车队也从江南来到了京城,随同而来的还有八十多名能工巧匠。

  …

  胡冲是个有心人,他花了很大功夫,不仅抓回了建业城破时从吴宫逃走的二十多个御用工匠,还从民间搜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