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一六十 一些“小”问题_迷失在一六二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若一口咬定钱样是洪武爷留下的,还真没人敢反驳说不可能——哪怕就是让大明朝专门负责铸币业务的户部宝泉局官员过来也是一样,因为文德嗣在话语中还提到了四个字:“靖难之变”。

  朱元璋自己确立下来的继承人,转眼就被他儿子亲手推翻。上行下效,明朝官员对于所谓“祖宗成法”能有多尊敬,也就可想而知了。而更重要则是——传说中那位被推翻的建文皇帝。正是流落在海外。明成祖后来派亲信太监几次三番下西洋,不就是为了搜索建文帝的下落么?

  这些短毛也是来自海外,如果他们当真能和当年那位建文皇帝扯上关系地话,那大明朝要头痛的可就远远不止区区一个铸钱问题了……

  王璞这种读书人本就思维复杂,文德嗣一句话立刻激发出他无数联想,甚至还想到不久前冲撞他的那个高傲小丫头似乎正是姓朱?解庞等几位头领对其都是尊敬有加,莫非……?

  思来想去,最终王介山却只能空叹一口气——反正自己现在这状况,肯定给京城官员当作附逆从贼之徒啦,这大明朝廷的事情。也轮不到他来操心了。

  结果。堂下吴秀才等人告状无果,垂头丧气离开了。而堂上的王大老爷从这一天起就一直显得心事重重。而且从此之后对那位朱月月小姐一直非常尊敬,谁也猜不到其中原因。

  至于新银元所遇到的另一个问题,则与上述恰好相反——那帮子酸丁腐儒把朱元璋头像看的神圣无比,而更多的人群则对其完全无视。

  虽然当初在给官员发工资时,也按照一定比例给了零钱辅币,但在实际流通中,辅币地数量根本不够用。于是很多实用主义者仍然按照原来习惯,毫不犹豫操起了专门用来剪银子的大剪刀……李老教授原本还指望那个头像能起到一定保护作用呢,现在看来纯属空想。

  银币发行短短数天后,市面上就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非标准辅币:有半圆形的,也有四分之一圆的,都是用壹圆银币肢解而成。文德嗣等人甚至还见到过被十分之一等分的壹圆残骸,分得极其平均,在市面上被当作一角钱在使用,倒也挺受欢迎。

  这还是比较“正常”地用法,而某些走歪门邪道的不良人士则又更进一步——很快负责货币发行的文德嗣就收到好几家商户报告:说他们收到的银元比标准规格要轻。

  文德嗣先是大为吃惊,这些银币都是同一台机器压制出来,不可能有大小差异的,结果收上来一批一看,才发现这些银币居然都被人削去外面一圈,硬是比原来小了一号。

  城管队的效率相当高,没过几天就破了案:果然是有这么个团伙,他们专门收集银币,用锉刀刮小一圈之后再拿出去用掉。同时重铸刮下来的银屑,以此来牟取暴利!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