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四十七章 紧急朝议(感谢东王公习的书单)_凰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给个数字。”

  军队是有数的,粮仓也是有数的。

  “五万新兵,还有二十万担粮食。”

  成嘉报了一个他的人粗步统计上来的数字。

  芈凰默默地坐在一边听他们在长桌上,就这个数字展开了拉锯,成嘉想要五万之数,若敖子琰不同意,只能给他最多两万。

  “再多的没有了,你要知道正是因为我楚国再度发大水,要是晋国或者周边的秦国巴国趁机入侵,我们的军队被调离了,就会出现更大问题。我楚国如今中兴在望,如果被晋国趁火打劫,军队的气势一定会堕下去,再想来一场像庸国这样的大战趁势而起的机会就难上加难。如今十万新军已经训练完毕,两万人,你同意,可以即可领走开赴下面的郡县。”

  芈凰是知道大水救灾两万军队投进去,无异于杯水车薪,顶多能救的了几个临近的地方,而且如今下着大雨急行军赶赴到下面的城镇,可能赶到的时候很多城已经成了汪洋沼泽之地。

  而且若敖子琰给的还是新兵步兵。

  速度更是快不到哪里去。

  芈凰的心态是有一些变化。

  随着和成嘉的合作多起来,她知道成嘉并非是那些说空话的朝臣,所以对于若敖子琰的安排也是有异议的,毕竟山下大营中加上若敖四部的私军,有近三十万的军队驻扎,而她祖父孙侯在宛城边境对晋国秦国郑国蔡国等诸侯国的沿线上还有二十万驻军边防,那边靠近淮河更近,等汛期过后,如果从那边调兵显然比从郢都快,而且众所周知上游才是治水的关键。

  但是她也知道轻易调动边防驻军,很可能会被周边敌国间细发现动向,被人趁虚而入。

  两个人的意见都没有错。

  错的只是楚国地大物薄,天灾不断,人力有限。

  诚如成嘉所说,最好的办法就是趁着非战之年加紧解决内患,不过她记得若敖子琰也是有这个想法的,所以有点不能理解他此时不肯拨人的真正动机何在。

  毕竟他又怎么确定晋国会攻来?

  如此紧张手中的这些兵力。

  成嘉皱眉,思考了半天,然后淡然的目光落在长桌上的每一个朝臣,轻声问道,“还有其他大人愿意和嘉还有司工府一起的吗?”

  没有军队,总得有人精神上支持。

  不然独木难支。

  这么大的摊子。

  公输谨闻言第一个表示支持,而这也本来就是他的职责范围之内,如今也是再度补救了。

  经过白日里的救人事件后,孙叔敖和成嘉一翻详谈,尤其他以前在淮河一带驻军多年,对淮河年年发大水,民不聊生深有感触,想了半天,扬手说道,“我也一起,我孙家的铁卫军可以出兵三万,跟随成右徒一起救援,而且淮河也曾是我们铁卫军驻扎之地,那边我熟。”

  芈凰闻言有一丝犹豫,开口说道,“孙都尉,可是马上你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