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八十一章 太看得起我了!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晓由东京出发的士子即将到达谷外时,李贤正忙着写家书。

  过去的半年里,在新的商道的支持下,由武征和罗飞共同建立的通讯网络已经可以直通开封,且不需依靠官驿系统。

  另外,在李贤的撮合下,李父李母的同意下,罗飞与腊月及安西军内的数百对佳人,统一在七月间完成了婚事。

  其之户籍也都上在安川城内,安川城成为了聚集于此的所有人的共同的家。

  时至今日,景德四年九月十六日。

  安川城现有户籍人数已经达到了两万四千人,其中安西军数量为六千四百人,包含了大半安川城内年岁大于十六小于三十的青壮年们。

  六千四百人中,含有四千纯骑兵,一千守城戍卒,六百支援部成员,四百斥候部少年,和两百的军械部匠工人员。

  招到了这些人后,种世衡满是热血地担任了总教官,以黑风寨的原有少年进行扩充,形成了安西军的框架。

  内中的四千人,分为八个指挥部,每个指挥部每半月除了沿途护送任务外,还要进行对党项人的游击实战。

  种世衡的练兵作战非常有成效,几乎没了李贤的什么事。而李贤的注意力,则是放在了安川城的内政之上。

  如在原有安川谷的基础上,对安川城的重新规划假设,安川城外围田地与牧场的建设,商道的流通和组织,工坊的建设……

  大半年的时间,每日都要处理和布置这些事,让李贤这种上位者的气息越加浓重。

  但也正因为这些努力,安川城的民生到了平衡状态,不再是以前那种只往里投钱的状态了。特别是入秋后,春日种下的粮食的大规模丰收,让居住于此的每个人都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望。

  把书信封贴好,李贤这才从座位处起身,边往外走边向侍卫长曾波问道:“八月初的时候,不是传出共有三十位士子愿意来此谋事吗?怎么贾麟说是四十一位?这十一位从何而来?”

  为了这到来的三十位大宋士子,李贤早早地为之腾出了位置,多处于民生管理方面,安川城现在缺乏的正是博学的内政处理之人。光有勤务部秘书处的那群少男少女,并不能解决这种压力,尤其随着到达安川城定居的民众越加增多以后。

  现在又多了十一位士子,也就意味着人员位置要重新调整。

  相比此事,李贤更感兴趣的是这些新加入的士子从何而来,他可是听罗飞由东京传来的消息说了,吏部在向符合条件的士子们通报安川城招募之事时,数百支教完成的士子们,唯有三两个主动报名,剩余的二十多个“倒霉蛋”,都是吏部直接安排的。

  自向葛大梁报仇后,曾波人虽不像以前那般阴森,但话还是少。即使平日面对李贤的问询,他也只挑一两句有用的话讲。

  “贾麟问询过了,据闻是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