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五章 皇太子赵祯(下)_辅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帽妖案随着皇帝赵恒亲自督办的一条条政令,外在的影响逐步趋近于无形。

  表面上看,朝野内外再次迎来了安宁。

  但近数月来,在东京城内做着“乖宝宝”、却不断暗中观察的李贤,却知道这件事远没有结束。

  帽妖一事,背后定然有主使,此中的主使,他恰能猜到。

  如之当年的同窗,于去岁还相遇的齐成,不说直接知情,但至少也是知情者。

  已发配雷州的寇相,自也陷在这个漩涡里。

  他能看清,宫中的皇帝赵恒又如何不能发现?想必暗自递上去的密奏,恐怕都堆积如山了。

  而从目的看,帽妖之事,确实是有利于大宋朝政。以上天警示之说,给了大宋官家赵恒更正错误的机会,也给了朝中的忠正臣子,再次上书直谏的机会……

  同时,借帽妖之事,也让后宫和刘皇后,和圣眷正浓的丁谓王钦若等人,士气大减,势力大减。

  但做这种事,到底是杀敌一千,自损八百。

  至少在朝中因帽妖案,出现大量的官职空缺,政事堂将之名单呈给皇帝赵恒,而赵恒此番做出批阅,未有大规模采用原寇党一系的人,就能看出端倪。

  赵大官家猜出了事情的部分真相,他很不高兴!

  他不高兴,那别人也别想高兴。

  于是,朝中的绝大部分空闲下来的肥缺,也是关键职位,被赵官家朱笔一些,送给了大宋朝堂上的青壮年势力,亦是在朝中未有太大根基的官吏。

  这部分人,只要皇帝给了认同,彰显出皇恩浩荡,很容易成为坚定的皇党。

  远在琼州任上的琼州观察推官范仲淹,便是其中的幸运儿。

  因之在琼州任上的上等考核,加上赵官家对之在殿试上的影响,范仲淹直接由琼州观察推官,直接调任应天府下辖之县,宁陵县县令,开始正式的主政一方。

  而此时,距离胸怀大志的范仲淹,踏入仕途还不足四年。

  宁陵县乃是十足十的赤县,地理位置重要。如无意外,只要在任上干好了,磨砺个两三年,主持一州事务,也不是不可能。

  兄长李志,当下正主持着大宋全国的任命书校验,七月半之事,得闻朝中的官吏大幅度变动,李贤抽空问询了内中可有范仲淹之名。

  这么一问,还真的被他问中。

  李志也不知怎地,对范仲淹颇为熟悉,得闻小弟李贤问起,是日便笑着回道:“季弟何以与此人熟识?据说,范希文事来公正,任上亦是秉公执法。无论是李相公,还是寇相,都对这个后生称赞有加!”

  李贤自不能明晃晃地告诉自己的兄长,范仲淹可是注定名留青史的人。连文采各个方面都和你有的一比,甚至比你更优秀。毕竟兄长李志,虽说是三元而入仕途,但直到如今,也没有能流传天下的文章。

  范仲淹就不一样,比如去岁写的那篇《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