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539章 先胜后战_我在曹营当仓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嘉等人全都一锅端了。

  “可是云儿,叔父还有一个问题想不明白。”

  曹操当真是已经摆出一副学徒的心态在求教了。

  “叔父请讲。”

  “云儿,你说的这个道理虽然精辟,但其实并不难懂。”

  “可是你说为什么天下那么多人,到头来都会把胜负归咎到战事的细节上,并指望着靠奇谋诡计来获胜呢?”

  其实就连曹操自己,有时候也会莫名其妙地就犯了这个毛病,当时他事后还会再三反思,却一直抓不到重点。

  现在他终于明白了,有些仗他打输了,不是因为在临阵交锋时做了特别错误的判断。

  比如昔日讨伐董卓时,他力排众议,独自一人星夜追杀董卓,最后在荥阳汴水被设伏的徐荣击得大败。

  那一次,不止是吃了大败仗,曹操自己险些丢了性命不说,还害得至交好友鲍信身受重伤。

  以曹操的性格,事后当然会反思自己的问题,当时他把战败的原因,归咎到了自己没能洞悉先机,也就是没能察觉到徐荣早就设好埋伏这件事上。

  现在听了楚云的理解,他才意识到,自己的结论是错误的。

  当日荥阳之战,自己之所以落败,根本原因在于,他手上只有五千兵马,而且因为昼夜不停的追杀,将士们和战马都已经是人困马乏了。

  而徐荣的部队算不上是完全的以逸待劳,但在精力上逼曹军要充沛很多,再者,两军的兵力也不是一个档次。

  所以曹操在这些硬性条件上就已经输了不止一筹,真正打起来,就算没有所谓的设伏,两军是真刀真枪的正面交锋,最后战败的人,一样会是曹操。

  诸如“茅塞顿开”、“醍醐灌顶”这样的词汇,已经无法来准确形容曹操现在心中的震撼了。

  楚云的话,不仅仅是为他解决了以往萦绕在他心头多年的未解之困惑。

  更重要的是,现在摆在眼前的担忧,也同样迎刃而解了。

  因为从楚云的这份言论上,可以印证出结论。

  曹军这次在开战之前,就已经处在一个“胜”的位置。

  所以眼下对于曹军而言,胜利基本是必然的。

  叔侄二人洽谈越来越欢,而后,二人默契地停止闲扯,开始一起关注于眼前的战局。

  也许刘备、刘琦麾下有人能再想出什么阴谋诡计试图扭转局势,但这个人绝对不会是诸葛亮。

  因为诸葛亮恰恰是最不善于用诡计取胜的人。

  真正让楚云担心的,反倒是那个似乎藏匿在暗中,似有若无的人物。

  ——

  襄阳城内,刘琦正苦苦缠着徐庶不放。

  “先生,算我求您了,您就再想想办法吧!”

  徐庶叹了口气,轻轻抖开刘琦抓着自己的手。

  “公子,这并非我愿意不愿意想办法那么简单的。”

  “先生此话何意……?”

  刘琦整个人一僵,似乎意识到了某种最坏的可能性。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