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六一章 陈炯明自杀_重生之北洋巨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一六一章陈炯明自杀

  陈炯明,1878年生于广东海丰,字赞之,人生的前十多年,苦读四书五经,以科举考试为目标之奋斗,军政府成立后,虽然没有明确废除科举考试,但由于叶之魁说过:各地有志青年不应该光精中学,学贯中西方为当今之大才。

  大人物的一句话,往往能改变众多人的命运,各地就学堂纷纷改名,引进许多西方课程。就连军政府自己也一样,由学部尚书大臣孙家鼎主持,在北京创立了第一所国立综合性大学——北京大学。它既是全国最高学府,又是国家最高教育行政机关,统辖各省学堂。

  由于战争的需要,各地武备学堂更是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冒出,不过陈炯明年少志长,不愿再进本地学校,带着宏伟的志愿——要上就上中国最好的军校:中国国防军事大学。

  带着家人的殷殷期盼,在海丰父老乡亲的祝福声中:

  “炯明这娃,平日就刻苦用功,我就觉得他有出息,这回去考哪个什么军校?”

  “国防大学,大元帅亲自任校长。”

  “对,对,天子门生啊,炯明这娃,还不是手到擒拿。”

  “到时也能让我们海丰人沾沾光,自豪一下。”

  “是呀,小明一定行,孩子他爸,早就让你把咱家闺女嫁给他,你不信,我就知道小明这孩子迟早会有出息。”

  “可是咱家闺女才五岁啊。”

  “五岁怎么了,也能当个童养媳了。”

  陈炯明只身一人踏上了去北京考试的漫漫长路,一路跋山涉水,翻山越岭,终于在九号之前赶到了北京,并且迫不及待的报名,被安排在9号考试。

  国文,简单,好歹还读了那么多年的书,数学,不算难,年轻人求知欲旺,也有涉及,不过写着写着,陈炯明只觉得自己头越来越大,脑袋越来越晕,手心,眉心都沁出了汗水,原来是他日急夜赶,生怕错过考试,身体熬不住,竟然在此重要关头发烧了。

  后面几场考试他更是不知所云,昏昏沉沉渡过。

  下午放榜后,陈炯明悲剧的落榜了,而且分数还是倒数第一!

  怎么会这样,陈炯明只觉得一阵天旋地转,脑袋空空,急忙跑到招生办询问是否能继续补考一次。

  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陈炯明不知道自己是如何回到客栈的,反正就是那么失魂落魄的回来了。

  泪流满面,看着偌大的北京城,想着父老乡亲的话语,心中黯然神伤,他有何脸面回去,有何面目见故乡父老,欲进不能,退又不可,求生无路,求死,求死能得。

  陈炯明万念俱灰,看着窗外,这里是四楼,跳下去,应该能够图一个痛快吧。

  “赞之兄,今天考试如何,小弟已经通过笔试,想必以兄之大才应该和弟一样,下午咱俩一起去面试吧。”

  房门忽然被推开,一名广东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