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五十五章 区别对待_我的大明新帝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家门口。

  “立即挂退兵旗,撤退……”萨姆松看着自己的士兵在海面上哀嚎,虽然痛不欲生,但是根本没有拯救他们的想法。

  他只想赶紧撤退,保存自己的实力。

  士兵没有了可以再招募,但是如果没有了船,他的军队就名存实亡。

  奥斯曼的船只还没有进攻到大明舰队的跟前,就仓皇撤退,但是这是海战,即使想跑,在海面上调整航向也需要时间。

  萨姆松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船队四散而逃,然后被大明舰队一一击沉。

  相比奥斯曼的舰队,拜占庭的舰队因为一开始就处于侧后方,所以面对大明舰队炮击的时间也要更晚一点。

  在奥斯曼的船只一一侧翻的时候,他们还没有与大明的左路舰队正面相撞。

  所以他们有了更多的调整时间,伤亡也要少的多。

  如今的大明火炮虽然有象限仪,横标仪的辅助,但是准星依旧低的可怜。这不是因为炮兵的技术问题,更多是因为火炮后座力引发的船只震荡。

  大明舰队的攻击阵势是一直在移动的,这也更加降低了火炮的准星。

  不过,如今的火炮大多是水平攻击,而拜占庭的舰队又集结在一起,所以依旧给他们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他们的船只在如雨的石弹攻击中,只要是被击中了重要部位,就只能无助地听天由命了。

  论起速度,不管是拜占庭还是奥斯曼,他们的船只要要小了一半以上,有些更是小舢板。而且他们的船只都是软帆,相比硬帆,他们的船只更加灵活,速度也更快。

  钱壮站在旗舰的船头,手举望远镜,看着战场上的情形,忍不住露出自豪的神色。“不堪一击!”

  站在钱壮的角度,可以清楚地看到,左右两翼都只有十五艘船,却追的敌军各自两百多艘船四散而逃。

  这的确是不堪一击,不过这不是士兵的武力因素,而是因为武器的差距,科技的差距。

  几百年后,满清面对西方火枪的无奈,提前了几百年,在西方世界重现。

  不过这一次,赴死的不是华人,双方的位置颠倒了过来。

  钱壮却没有这些感慨,这种不对称的战争,甚至激发不了他的热情。在他的眼里,这样的海战不过是一场实弹演习一般。

  这次三军对垒的位置位于达达尼尔海峡的南端,这里被奥斯曼人称之为恰纳卡莱海峡,海峡的两端分别连接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是连接黑海和地中海的唯一水道。

  这里的东侧是奥斯曼,西侧是拜占庭,这条六十公里长,最窄处只有一公里的海峡,不仅是亚欧分界线,更是两国海军百年征战之地。

  历史上大名鼎鼎的特洛伊古城,就位于海峡南部的东海岸。

  拜占庭的陆地力量绝对比不上奥斯曼,他们在失去了大部分欧洲国家的支持以后,只能咬牙苦撑。

  但

  请收藏:https://m.bqsge.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